如果重鐵騎兵是冷兵器的終結,那麼火炮,應該算是熱兵器的開端。【】

從黑色的火藥炸開銅爐的那一刻起,這個冷暖人間便向著一個難言對錯的方向進發。

道家以長生之念而無意間創造了生命終結的武器,他們所追逐的仙途逆旅便是這般的諷刺。

隋時出現了一硫二硝三木炭的結合,再到唐憲宗年間的配比改良,一直到此時的洪武鐵炮。

居高臨下,對於守城而言,火炮是無敵的存在,而在平原上一字排開,只要火炮不炸膛,彈藥充足,配合上一個不算太壞的氣,那威力更是每一個持刀者的噩夢。

寧夏城頭的五百門鐵炮被李景隆帶來了三百門,又有近五萬步騎配合。除非運氣差到了極致,否則他的刀鋒所指,便是死神的意志。

“火炮營排陣居中,一字排開,刀槍盾步卒各半護於兩翼,騎兵退於陣後,注意距離。一切聽我將領行事!”

“領命!”

“末將聽命!”

甘州城東七八里出,半個時辰的戰陣排列之後,李景隆一聲令下,軍伍的速度陡然而升。

他要趕在甘州城下的局勢明朗之前趕到,混亂的局勢對於以炮兵為主的軍隊最為有利,這是李景隆自己從兵書上總結出來的道理。【】

李景隆,所謂的京城第一紈絝,從這排兵佈陣上來,便不是一個傳聞中的酒囊飯袋。

人們總是下意識的覺得豪富之家多不孝,此言未免太過主觀。不可否認,若單以為惡的程度來,富家子弟有權勢金錢為依,確實要比平民百姓們要厲害,坑蒙拐騙攔路搶劫這種惡哪裡是他們這些脫離了低階趣味之人所青睞?太過低階了。

但反過來,正是因為權勢與金錢的高人一等,他們的眼界也更為開闊,有心的人,讀的書也更多。

故曹國公李文忠,也就是李景隆的父親,對他唯一的兒子的疼愛可謂是不遺餘力,只要李景隆想,便沒有他得不到的。李文忠在時,與其李景隆紈絝,倒不如只是一個被父親寵壞的任性少爺,他並不笨,相反還很聰明,只不過沒有用在正地方而已。

那又是從什麼時候起,李景隆蛻變成一個文武英傑的呢?

從華中毒死他父親的那一起,更確切的,是他在床下,聽到父親從淮安侯華中手中接過藥碗的那一刻,李景隆變了。

直至今日,他也不能忘記父親服藥前與華中的那番交談。

“國公爺身子不適,皇上甚是掛念,特意命屬下為公爺診治。”

“你已不在我麾下,何必以從屬自居?”

“。。。。。。”

“一場風寒,隨便哪個郎中治不了?偏讓你這淮安侯來治,呵。。。你懂醫術?”

“。。。。。。”

“那你這藥又是從哪來的?”

“皇上的意思公爺應該是明白的,何必多言呢。不得,公爺去了,屬下也活不得幾,公爺,看開些,好歹還能保得府上榮華。”

“唉。。。陛下多疑,信不過旁人,原以為我這個為他出生入死的親外甥總不會犯了他的忌諱,沒想到也躲不過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