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太公家,因為出了聶正村這個副廳級的官員,所以來拜壽客人格調頗高,甚至來了位麗水市主管經濟的常委副市長,這可是個正廳級官員。

且又是個實權諸侯。

這位正廳級的官員一來,便成為這一大波客人中,地位最高的存在。

聶正村也顯得極為客氣,親自迎接這位副市長。

而二太公家和三太公家,也來了不少大人物。

二太公家最成才的中生代,叫聶修遠,乃是麗水隔壁的一個地級市,嘉興的一個區長。

地位雖不如聶正村這個市政府大秘書長,不過同樣是副廳級,相差不遠。

三太公家最為出挑的中生代,名為聶長庚,出身于軍隊系統,乃是一位副師級別參謀長,地位跟聶修遠差不多,也只稍稍弱了聶正村一頭。

至於大太公家,也就是族長聶仲康這一脈,就顯得頗為寒磣。

畢竟聶仲康三個兒子,其中最成器的次子聶燕南,也不過杭城某個區的區政府秘書長,行政級別只在正處級。

而其他三家,可都出了副廳級官員。

正處,副廳,看著只差一個級別,但中間可是存在著一個近乎難以逾越的龍門。

處級的話,許多官員按照正常升遷脈絡,在五十歲前,基本都能達到。

但副廳,就需要莫大機緣。

自身要有卓絕能力,還需要上面有人扶持和提拔。

任何廳級官員的能量,近乎都是處級的十倍以上。

說白了,就不是一個段位的。

……

這麼一對比,聶燕歌、聶燕青和聶燕南三兄弟,便顯得極為尷尬。

便是聶仲康老太爺和小女聶素言,也覺得有些難堪。

他們這一脈,佔據著族長之位,卻讓另外三家給比了下去,肯定無比的尷尬。

聶仲康在心裡忍不住嘆了口氣。

他三個兒子,都是志大才疏,又心胸狹窄,能力著實有限。

小女雖說頗有才幹。

但畢竟是女流之輩。

在聶氏這種極為傳統的大家族裡面,是不可能掌握真正話語權的。

他若去了,他這一脈,百分之百會衰敗下去。

一想到這裡,老人就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長女。

“若是素心和賢婿還在便好了……以賢婿的天人之姿,有他在,便是燕歌。燕青、燕南他們三個,再怎麼不成器,我這一脈也衰敗不下去。”

想到聶素心和陸野狐兩人,老爺子目光自然放在了陸晨身上。

“可惜啊,我這小外孫自幼受到陸族排擠,沒有學到他父親任何本事,否則的話,我百年之後,倒是可以將家業交給他打理維系。現在的話——我只能盡我所能,盡可能多給晨兒留些東西,讓他下半輩子衣食無憂,做個富家翁吧。只希望陸族那邊,不要真的趕盡殺絕,給這可憐孩子,留一條活路。”

老人想到這裡,眼裡忍不住流露出憂色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