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懂棋的內行,都看得滿頭漿糊。

倒吸涼氣,驚詫不已。

但凡圍棋,都講究定式。

一個棋手,但凡入了門道,棋路都有跡可循。

譬如趙磐,頂尖國手級別,他的風格便是進攻。

狂風驟雨,烈焰雷霆。

陸晨的棋路,卻飄忽不定。

時而穩重內斂,時而犀利剛猛。

時而劍走偏鋒,羚羊掛角。

這不科學。

一般只有新手的棋路才會如此飄忽。

按理說這麼飄忽的棋路,哪有跟趙磐僵持的資格?

但陸晨就是僵持了下來,且第一把以神來之筆逆轉,這一把竟是到了中盤就造了趙磐一個大雪崩,反過來將他壓制。

在趙磐最擅長的進攻方面,將他壓制。

趙磐擦了擦冷汗,陷入長考苦吟。

夏詩清應該是所有旁觀者中最鎮定的一位,一直盯著棋局。

她爺爺曾經對她說過,現場觀棋跟事後看譜。效果截然不同。

只看棋譜,你永遠不會知道哪一步棋是對局棋手長考後的精髓,甚至一些事後外人覺得平淡如水的棋招,才是整盤棋的爆發點所在。

棋手的決定性勝負手固然精彩,但每到一個岔口棋手投入大量精力的大節點,更為關鍵緊要。

現場觀棋,必須關注兩名棋手每一步的思考時間長度。

第二局,趙磐惜敗,還是一臉不甘。

“還來麼?”

陸晨淡笑著看著他。

下了兩盤棋,他雲淡風輕,一臉輕松。

趙磐卻臉色發白,滿頭大汗。

其實高下已經分。

“最後一局,我若再輸,奉你為師。”

趙磐咬著牙道。

兩人約定的是三局兩勝,陸晨已經贏了。

但他真的不甘心。

陸晨表現出來的棋力,其實一直低於他起碼一個檔次。

他輸了兩把,卻都輸的有些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