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我的血液怎麼這麼黑?”

玄武仙訣自行運轉著,韓飛的神識鎖定在血液之。手機端以前從未關注的血液,呈現在韓飛面前的時候,饒是韓飛有些心裡準備,也著實嚇了一跳。

像很多人一樣,血液應該是鮮紅鮮紅的。按照世俗的生理常識,動脈血鮮紅,靜脈血暗紅。修士雖然天賦逆天,也改變不了這天生的生理規律。

當然了,修士的血液與普通人相,還是有很多不同。普通人的血液,一旦流出身體之外,則四處飛濺。修士因為修煉的緣故,血液之蘊含著天地能量,即使面板破損,血液流出,也能定向流動。

最特別的,當然不是流向問題。從結丹那一刻開始,修士的血液開始想顆粒狀轉變。

這種顆粒狀,在修真界俗稱血脈因子。

大乘期以前,血脈因子並不明顯,除非刻意觀察,才會現與以前不同,如果不仔細打量,根本現不了血脈因子的生成。

進入元嬰期之後,修士開始修煉法則之力,血脈因此開始出現明顯的變化。元嬰期修士與金丹期修士相,身體變得更加堅固。這種堅固,並不是筋骨變得更加堅硬那麼簡單。真正讓修士變成水火不侵的緣由,不是筋骨的改變,而是血脈因子的緣故。

與金丹期相,元嬰期的血脈因子空間增大了很多,裡面可以容納少許能量。出竅期、合體期之後,血脈因子之又融入了魂力。

所以,可以毫不誇張的講,進入大乘期的修士,血脈因子已經變成了一方世界。

進入大乘期之後,修士開始感悟領域的存在。這個時候,因為全身心關注領域,反而很少有人關注血脈的精純提升。

長此以往,日積月累之下,很多修士的血脈之力便停在了大乘期的水平。神武大6的大乘期修士,之所以有很多人能進入君級境界,是因為他們早意識到血脈的重要性。甚至,有些世家弟子,在結丹之後,便開始關注血脈的提純。

修士修煉,之所以避開五穀雜糧,也與血脈的精純有關。

在修仙大6,想要進入大乘期都困難。即使進入大乘期,也更多關注的領域的領悟,又哪裡有人去關注血脈的精純程度。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修仙大6的修士,知道血脈重要性的人越來越少,所以,即使僥倖突破到大乘期,也很難更進一步。

修仙大6的元氣,雖然不如神武大6。但以修仙大6的元氣濃度,還是可以讓修士進入君級境界的。否則,北冥仙君在修仙大6呆了那麼長時間,修為恐怕早跌落了。

為了提升修為,北冥仙君吞噬修仙大6的修士,其目的,也正是為了維持血脈之力。

金丹期修煉,吸納元氣入體,改造的是筋骨皮肉;元嬰期之後,修煉的是神識魂力,改造的是修士的泥丸宮。

大乘期之後,元氣進入身體,需要改造的則是血脈之力。

可惜,韓飛呆在修仙大6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即使進入神武大6,在蠻族做族長的時候,韓飛經常聽到血脈之力,也未將血脈的修煉當回事兒。

在韓飛想來,血液這東西,根本不可能改變。每個人的血脈由父母決定,又哪裡能夠改變呢!所謂的血脈之力,在韓飛眼裡變成了世俗的血型。

韓飛這樣想,無疑是膚淺的。可是,韓飛約定俗成的意識,卻沒有絲毫改變。

天賦靈根不如其他人,可以想辦法改變。骨骼提純的事情,韓飛結丹的時候也曾經做過。可是,想想身體湧動的大量血液,韓飛卻遲疑了。

難!

神識凝視血液,韓飛意識到了血脈的重要。可是,看著那黑乎乎,充斥著雜質的血液,韓飛很頭疼。

身體有多重,很容易衡量。可是,血液有多少滴,怎麼計算?

提純根骨的時候,那些雜質是黑點,骨頭則是森白的,雖然也很麻煩,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卻容易做到。

面對那在體內迴圈流淌的血液,韓飛反而無從下手。

液體之於固體,已經很難了。再加血液不斷生成新的血液,想要提純血液,實在太複雜了。

“怎麼搞?”玄武仙訣每運轉一個周天,血脈之都會多出一些充滿能量的血液因子。在血液因子形成的時候,伴隨而來的則是雜質。

與血脈因子相,這些雜質的顏色以黑色居多,同時,也混雜了其他顏色。這些雜質,何恩細碎,說不強大,夾雜在那些血液因子間,飄飄蕩蕩。

韓飛現,在這血紅的世界裡,自己想要運轉功法力的時候,那些血紅的因子便會快聚攏,收縮,然後隨著經脈元氣的流轉,達到全身各處。

可是,每次血液因子流動的時候,那些雜質也會混在裡面。血液因子碰撞血液因子的時候,能量瞬間增大數倍。身體之所以能迸出強大的能量,便於血液因子的相互碰撞有關。

這種血脈力量,滲透到經脈骨骼之,然後穿過皮肉,破體而出。

從這個意義講,血脈才是修士真正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