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覆蓋的山脈,足有數千裡之遙。

此刻,冰雪覆蓋的最高山脈,數百米冰雪之下,第五鉅子王海橋突然睜開眼。

王海橋全身赤裸,浸在冰雪之中,身體周圍氤氳著白色的冰晶氣息,居然延伸出數十里之遙。

此刻,王海橋面無表情,黑髮高高紮起,劍眉斜飛入鬢,紅眸如血,目光似劍,一身殺伐戾氣鼓盪,猶如地獄裡走出的修羅。

為了感受冰晶法則,王海橋在這裡足足呆了三年。這三年來,王海橋與冰雪同吃同睡,雖然偶有雜事,處理完之後,也會立刻趕回來。

湛藍色的冰晶已經成了王海橋生活中的一部分,冰晶法則的輪廓,已經近在咫尺。

數月前,王海橋閉關,將整個身體浸在冰雪裡,隨著湛藍色的冰晶舞動,遊走。可是,每一次即將成功的時候,都差那麼一點點。

已經領悟風霜法則的王海橋,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被冰晶法則難住。

三年前,自己還與那四位變態並駕齊驅。如今,整整三年過去了,自己居然還沒有領悟冰晶法則。

王海橋甚至後悔過,如果選擇草木法則,留在虎頸峰山頂,自己可能早就成功了。

可是,王海橋喜歡冰晶,喜歡那種晶瑩剔透的感覺,喜歡冰晶戰甲穿在身上,手裡拿著冰晶凝成的巨劍冰凍一切的場景。

當然,王海橋不是那種喜歡浮誇的人,外表好看,不是王海橋選擇冰晶法則領悟的主要原因。

冰晶法則一旦領悟,王海橋有信心以最快的速度領悟水晶法則。

在世俗人眼裡,冰與水是同類的事物。但在王海橋這些鉅子眼中,那是兩種法則,雖然同源,但法則之力截然不同。

如果領悟了水晶法則,那距離這裡數千裡之遙的火山,就是領悟火晶法則的絕佳場所。

天地五行,水火各佔其一。一旦在水火法則上有所領悟,有所突破,那領悟其他法則將變得異常容易。

水火可以衍生出來的法則,足有數百種之多,到那時,第一鉅子的身份豈不是囊中之物?

可是,到現在為止,虎頸峰的十七位鉅子當中,也只有前面四位鉅子領悟了五行法則中的一種而已。他們的第二種法則,都是由五行法則衍生的次等法則之力。

時間法則、空間法則、風之法則、雨之法則……

這些法則,雖然叫法不同,但都存在生活當中,從歸屬來講,都屬於下等的法則之力,不夠純粹。

五行法則居中,光明法則,黑暗法則,生死法則,則屬於上等法則。

想領悟上等法則,需要有分神期以上的修為。那留在虎頸峰的三位分神期老祖,每天冥思苦想的就是光明法則。

三年前,趙海橋選擇了冰晶法則作為發起點,一旦成功,就很可能觸控到水晶法則。可是,領略了風霜法則的趙海橋,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風霜法則屬於複合法則,與方天的風之法則相比,趙海橋領悟的法則是兩種法則之力的融合,層級要高。

法則領悟,往往也要遵循由低到高,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由下等法則到中等法則,再到高等法則,這是每個修士正常的感悟途徑。

可是,總是有像王海橋這樣人,不相信什麼經驗宿命,偏偏要走一條跟別人不同的道路。

按理,王海橋已經領悟了風霜法則,選擇領悟第二種的時候,應該穩妥一點兒。比如,王海橋如果選擇雷電法則,那也許會更加容易掌握。

可是,王海橋沒有這樣做。他選擇了五行法則作為突破口,先冰晶法則,然後水晶法則,再領悟火晶法則。

道理沒錯,理想也很偉大,可是,王海橋失敗了。

數月前,王海橋發誓,這一次,自己一定可以領悟冰晶法則之力,於是,將身體浸在冰雪裡,感受那寒意,冰凍肉身。

冰晶吸附的速度越來越快,形成了漩渦,盤繞在身體周邊。

王海橋能清楚的感受到,冰晶正在漸漸喜歡自己,像魚兒咬鉤一樣,觸碰自己的身體,試探自己的反應。

可是,正當那數里的冰晶聚攏,變成絲線準備進入自己身體的時候,那些冰晶居然猶豫了。甚至,有些冰晶,已經調轉方向,猶如水銀瀉地般的向半山腰的位置匯聚!

冰雪覆蓋的半山腰,平時都被風雪籠罩,白茫茫一片。可是,今天有些不一樣,那裡居然有冰晶凝結的漩渦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