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偌大的壽安宮裡,九十九盞明燭輝煌奪目,重重疊疊的禦制軟煙羅將內殿圍得嚴嚴實實,即便是隨身侍奉欽仁淑太妃的內監宮女也窺探不到半點景象。唯有從不斷進出的皇後貼身侍女流朱、沐黛的凝重神色中,方能猜測出太妃的些微狀況。

為了不妨礙太醫診脈,心急如焚的岐山王玄洵只能在偏殿等候。循例,玄淩不便親自出入太妃寢宮,遂只好囑託身為皇後的甄嬛在壽安宮探望,以示安撫。岐山王玄洵向來沉湎酒色,事母卻是至孝,無奈甄嬛派了掌事宮女槿汐來侍奉他,將他帶來的侍衛都以“內宮不便”為由請了出去。玄洵滿腹狐疑,卻只能安安分分地等著,偶爾才能從槿汐口中聽出一星半點關於母妃情況不佳的話來。

內殿裡,溫實初跪在欽仁淑太妃病榻前,搭著白綾紗悉心診脈,他的額頭上不停滲出細密的汗滴,身旁的衛臨為他擦了一次又一次。從他們這兩位國手的神情來看,縱使甄嬛不懂醫術,也清楚太妃危在旦夕。

“本宮知道你們盡力了。”甄嬛淡漠地看了一眼床上這個奄奄一息的可悲女人,音色清冷如霜,“你們只需要告訴本宮,太妃還能撐幾日?”

衛臨小心翼翼地看一看自己的師父,只見溫實初眸中盡是醫者的悲憫,嘆息道:“太妃年歲已長,縱使臣與衛臨拼勁一身醫術,也不過為太妃娘娘延壽七日。中秋一過,縱使大羅神仙也難保太妃娘娘……”

溫實初不再說下去,而甄嬛已經心知肚明,遂凝神斂眉,沉吟道:“……無妨!你們盡力能拖多久是多久,其他的事不需要你們過問。”

溫實初和衛臨諾諾點頭。流朱忽又進殿來小聲道:“娘娘,槿汐讓奴婢傳話給娘娘:岐山王在偏殿已經沉不住氣了,吵著要見太妃娘娘。槿汐怕引人注意,讓奴婢來討娘娘的旨意。”

甄嬛聞言冷冷一笑,諷刺而淩厲,“那就走吧,過去看看咱們孝心可嘉的岐山王。”

踏入偏殿的時候,岐山王幾乎是一瞬間就迎了上來質問道:“本王的母妃情況如何了?”

甄嬛淡淡地皺了眉,毫不在意地整了整衣擺,還是槿汐上前來擋在岐山王面前,不卑不亢道:“皇後娘娘跟前,還請岐山王自重。”

玄洵頓時啞口無言,只好忍氣吞聲地行了禮,甄嬛這才莊靜回禮,柔聲道:“王爺憂心太妃娘娘,本宮也十分感動,不過此乃內宮之中,連皇上也避諱著不好親自前來,還請王爺自持身份。”她瞥一眼沐黛,後者連忙奉上香茗,請岐山王入座。

玄洵又耐心飲了一口茶,方聽甄嬛悠悠然道:“如今京中除了六王,皇上只剩王爺一個兄弟可以倚仗。奈何王爺多年來不問政事,只是縱情享樂。本宮本還有些擔心,怎料到王爺享盡齊人之福,竟也不曾忘了皇上,特地送了晚芳儀入宮陪伴聖駕。如今晚芳儀有孕近四月,本宮更要感謝王爺呢。”

在京中聲色犬馬多年,趨利避害已經成為玄洵的生存本能。甄嬛每說一句,玄洵面上就慌張一分,待聽她說完,玄洵已經汗如雨下,勉強鎮定道:“本王不過是盡力報償皇上恩德,皇後娘娘言重了。”

甄嬛盈盈一笑,“怎會?王爺才是見外了。”

玄洵小心覷著甄嬛的臉色,終於轉入正題:“……敢問皇後娘娘,本王的母妃如今情況如何?可有大礙?”

“哎呦,看本宮都忙碌忘了。”甄嬛口中說著,仍不緊不慢道,“本宮方才讓溫太醫診治,溫太醫說太妃娘娘本就體質虛弱,如今似有中毒之相……呵,看本宮說什麼胡話,太妃在深宮之中怎會中毒呢,或許是食物相沖之故,本宮會責罰壽安宮所有侍奉人等。王爺不必擔心,若是太妃娘娘得知王爺這般為皇上分憂,定會很快好起來的。”

玄洵眉心一沉,臉色一下子變得慘白無血色,強忍許久才不曾爆發,寒聲道:“本王是個直來直去的人,皇後娘娘有話,直說即可。”

“中秋家宴,王爺心腸也是百轉千回。”甄嬛輕飄飄道,忽然話鋒一轉:“王爺是聰明人,所以才能享樂至今。其實太妃是否安好、能否安好,全系在王爺一念之間。過幾日又是中秋佳節,本宮想著要把幾位出嫁的帝姬都請進宮來好好聚一聚。在此之前,王爺無論作何決斷也要好好掂量啊。”

玄洵猛然抬頭,試圖在甄嬛眼中找出一絲縫隙和破綻,但他失敗了。他看著甄嬛,心頭有無限的絕望升起,最終只能垂下頭去,沉聲道:“本王不便經常入宮,母妃……還望皇後娘娘多加照拂。”

這後宮誰說了算,玄洵不是不明白。他既然已經暴露了自己的弱點,而甄嬛言盡於此,就代表如果她想要對欽仁淑太妃下手,玄洵或者旁人,都無力阻止。

甄嬛明眸剪水,菱唇含笑,如春和景明:“王爺多禮了。不過本宮照拂是一回事,若有心人對太妃娘娘不利,只怕本宮也有心無力,還望王爺早下決斷。”她目示槿汐,“時候不早了,槿汐,送王爺出宮吧。”

槿汐應聲出去,稍晚才回來稟報:“奴婢在宮門口隱隱看見溫儀公主的貼身侍女言風,便留了個心眼兒讓晶清當宮門侍衛的堂兄留心觀察,果然見言風隔著轎簾與王爺說了幾句話。看言風的神色,似乎對王爺並不十分恭敬。”

甄嬛聞之輕笑點頭,贊許道:“還是你心細。本宮記得你原來是在欽仁太妃身邊侍奉的,叫你來應付岐山王於你情面上似乎不妥,這幾日便讓沐黛與菊清在此吧。”

這話說來是為槿汐著想,她自然是感動的,畢竟欽仁太妃是她的舊主。而於甄嬛而言,也正是因為這份恩情在,她才不敢放任槿汐在此,以免日後動起手來束手束腳。

當下也不多說,甄嬛帶了槿汐和流朱回宮,留下心思縝密的沐黛和忠心耿耿的菊清看顧壽安宮。

回到柔儀殿,眉莊已經在殿內等候多時了,見她回來忙起身行禮。甄嬛連忙攔住讓她安然坐下,又命其餘宮人下去,只讓槿汐和流朱守在外面,方與眉莊一同入內殿商談。

眉莊啜著細瓷小碗的碧螺春,問道:“壽安宮裡情形如何了?我聽採月說岐山王出宮時臉色不佳,怕是皇後娘娘沒給他什麼臉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