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之禍(第2/2頁)
章節報錯
賀妃頗感意外,道:“世子?皇後娘娘是在打趣妾身麼,予泊才六歲,怎能是世子呢?”
皇後春風滿面,道:“這才是皇上的隆恩呀!皇上在諸位子侄中最喜歡泊兒,泊兒雖然年幼,卻是最聰穎的,所以皇上想盡早冊封他為汝南王世子,好好加以教養,日後也能跟他父王一樣,安邦定國,興盛我朝。”
為人父母多是偏疼幼弱之子的,賀妃也不例外。她一個深閨婦人,縱有些見識也看不出這其中的彎彎繞繞,滿臉抑止不住的喜色,連忙起身謝恩。
皇後又笑著介面道:“這還不止呢,皇上的意思是好事成雙,還要破例封慶成宗姬為帝姬,連封號都擬定了,為‘恭定’二字,就尊為恭定帝姬,由太後親自撫養。”
賀妃原本聽得歡喜,但聞得要把女兒交由太後撫養,不由面色一震,忙道:“多謝皇上聖恩,可是妾身的女兒晚衣才十二歲,十分的不懂事,若冊為帝姬由太後撫養,只怕會擾了太後清養,不如請皇上收回成命吧。”
皇後聽見賀妃推辭,借喝茶之機目視甄嬛,於是甄嬛輕輕含笑道:“皇上膝下子女不多,宮中惟有淑和與溫儀兩位帝姬,皆年幼未能長成。王妃的慶成宗姬能入宮養育是喜事,我大周開朝以來,聽聞只有開國聖祖有封親王之女為帝姬的例子,那也是在即將成婚之即,照應夫家的門楣臉面。像慶成宗姬一般少年冊封的,在咱們皇上手裡還是第一例呢。”
甄嬛看向皇後,心想賀妃在王府裡還是太安逸順遂了,論起心計來哪裡是她們倆的對手?
這個再普通不過的上午,甄嬛和皇後第一次通力合作,甚至比小說中費得功夫還少些,終於說服賀妃應允去勸說汝南王,也應允女兒入宮。
甄嬛特意不告辭,一切勸說事宜都在鳳儀宮進行。一則汝南王縱有怨言也要沖著皇後,玄淩那裡卻只會認為是甄嬛的功勞;二則太後不會指責她任意施為,兩全其美。
事後第三日,汝南王便親自登門向張汝霖致歉,雖然只是草草了事,事情到底也平息了不少。而慶成宗姬,也選定了吉日準備行冊封之禮入宮侍奉太後了。
當晚玄淩便宿在未央宮,說到此事頗感欣慰,果然絕口不提皇後的功勞。甄嬛假意謙虛兩句,盈盈笑著斟上一壺“雪頂含翠”,茶香嫋嫋,奉予玄淩。
玄淩接過飲了一口,細細品味著道:“果然是好茶。”說著握著她的手笑道:“朕曉得你喜歡這個茶,特意挑了最好的給你,還喜歡麼?”
說實話甄嬛對這個和蒜蓉西蘭花同名的茶是沒有興趣的,作為一個現代人她對茶葉的認識也僅限於好喝難喝而已。不過轉念想起一事,便微笑坐於玄淩膝上,看著那一汪如翡翠的顏色,輕輕笑道:“臣妾當然喜歡。今日汝南王妃來臣妾也泡了此茶款待,可惜王妃似乎不以然的樣子,像是喝慣了的樣子。臣妾還以為要冷場,幸好王妃也沒有介意,要不臣妾可就難辭其咎了。”
甄嬛說完便小心偷看玄淩的表情,見他本蓄了笑意聽著,待得聽完,神色已經黯沉了下來。
朝外有所貢品,宮廷有著,慕容將軍府必有,甚至更佳,玄淩不會不曉得。而汝南王府是沒有得到這賞賜的,從何而來不言而喻。
雖然早已知曉皙華夫人結交外臣,但此刻玄淩的厭惡和忌諱更深了一層,慕容家,斷斷也留不得了。
汝南王毆打言官一事總算平靜過去了,可在一向尊崇言官的大周,這件事的樑子到底也是結下了。雖然草草去道了歉,但為著這草草,文官們私下裡還是憤憤不平。汝南王自然是不會理會的,也不屑於理會的。
冊封世子和進封帝姬一事辦得花團錦簇、極盡熱鬧奢華,而玄淩雖然沒有開口說什麼,但是對於這次為平息事態而迫不得已採取的加封,心裡是很不忿的。
但玄淩某種程度上與雍正很像,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否則也不會在幼時看見太後與攝政王私情時三緘其口至今,難怪電視劇改編時會把他改成雍正。當然了,他在後期也的確沒有雍正那麼勵精圖治和聰明就是了。人家雍正是為了充盈國庫不停抄家,玄淩是好大喜功,把好好的國庫硬生生給敗了。
與此同時,皙華夫人在後宮的榮寵水漲船高,玄淩待她簡直好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甚至連她的宮女喬氏也格外優待。本來宮女侍寢晉封只能從更衣開始做起,玄淩卻破例讓她直接做選侍,仍舊住在宓秀宮中。
對此甄嬛和眉莊是作壁上觀的——自從有了予沐,眉莊考慮事情更加全面透徹,且不爭朝夕。玄淩要除去汝南王和慕容家已是志在必得之心,她只需要適時推一把手就夠了。
就這麼一直平安到了年下,汝南王春風得意、忘乎所以,慕容家因皙華夫人的受寵而“與有榮焉”。在他們的松於防範之下,玄淩尋了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讓甄珩執掌了皇帝近身侍衛羽林軍的職權,時常在寒冷冬夜裡和士兵一同戍守宮禁。在外人眼裡,這著實是一樁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使,何況羽林軍也從不被執掌天下大半軍權的汝南王看在眼裡。
乾元十五年正月初一,不只是新年伊始,更是予澤的周歲禮,玄淩本意是要大辦的。然而在此兩日前,一樁煩心事又來了,汝南王忽然上了一道摺子,請求追封玉厄夫人為玉貴太妃。
新歲本就不宜加封,更何況是不怎麼吉利的追封。玉厄夫人受牽連兄長謀反牽連,無寵鬱郁而死,臨死前又口出怨望之語,不得隨葬妃陵,只按貴嬪禮下葬,一如後來的慕容世蘭。
與毆打言官的事一樣,玄淩縱使再不願也只能妥協,甄嬛則充分發揮瞭解語花的作用,最終讓玄淩於正月十五上告太廟,為祈太後鳳體康寧,上皇太後徽號“仁哲”。同時,追封汝南王生母玉厄夫人為賢太妃,贈諡號“思肅”,號思肅賢太妃,擬於六月遷葬入先帝的妃陵,並進封在宮中頤養的各位太妃,以示褒揚,不一一贅述。
畢竟也是個死人了,就算封為皇後又能翻出什麼浪來?事已至此,汝南王再無異議。
平平靜靜過了元宵,玄淩為大事計意欲讓甄珩進位兵部。因著此前甄珩在軍中得了甄嬛的暗示,早已似有若無地對汝南王示好——當然也是有玄淩首肯的。故而在早朝時,慕容一黨雖有不快,汝南王倒是欣然接受了。甄珩遂被授予兵部正五品督給事中,兼奉國將軍一職。
但甄珩畢竟是甄嬛的哥哥,慕容家那裡多少有些微詞,汝南王也心存戒心。為此,甄嬛特地請了安陵容入宮,將那夫妻不和的戲碼一一說明。
此時甄遠道手中已有不少罪證,亦不曾與管家交往過密。玉姚則在甄嬛的授意下,與後來入宮的瑞貴人洛臨真之兄洛臨風定了親事,只等汝南王之事了結就會迎娶,現下正在家中備嫁。
於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