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出征,京城氣氛陡然凝重。

直至十數日後臘月三十,百姓臉上方才露出一抹喜色。

卯時末刻,李昊領著陳婉瑩等人自晉王府而出,穿過朱雀大街直奔承天門而來。

只因唐朝皇帝酷愛與民同樂,大典與年節之時皆會在承天門樓上大宴群臣,百姓也可在門外廣場駐足圍觀。

又因今日不僅是除夕,更是李世民再立太子之日,京城百姓自然不會放過這等看熱鬧的好機會。

而李昊身為今日大典的主角之一,同樣要在大典開始之前登樓接受萬民恭賀。

半個時辰之後,承天門上早已搭起歌舞高臺,李世民與長孫皇后面帶微笑,看著城樓下的百姓揮手致意。

待辰時三刻,身著太子袞服的李昊登上城樓,現場的氣氛驟然升至高潮。

“肇有皇王,司牧黎庶,鹹立上嗣,以守宗祧,固本忘其私愛,繼世存乎公道。

故立季歷而樹姬發,隆周享七百之期;

黜臨江而罪戾園,炎漢定兩京之業。

是知儲副之寄,社稷系以安危;

廢立之規,鼎命由其輕重。

詳觀歷代,安可非其人哉……

儲貳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貞萬國。

晉王昊器質衝遠,風猷昭茂,宏圖夙著,美業日隆。

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為重任,以安萬物。

王跡初基,經營締構,戡翦多難,征討不庭,嘉謀特舉,長算必克。

敷政大邦,宣風區奧,功高四履,道冠二南,任總機衡,庶績惟允。

職兼內外,彝章載敘,遐邇屬意,朝野具瞻,宜乘鼎業,允膺守器。

可立為皇太子。

所司具禮,以時冊命。”

待一套繁瑣的禮儀之後,房玄齡親自登臺宣讀詔書。

在場數萬百姓聞之齊乎李昊之名,亦不忘恭賀面色複雜的李二陛下。

剎那間,只聞恭賀之言聲衝雲霄,仿若地動山搖一般!

李昊卻是眉尖一挑,饒有深意的瞥了李世民一眼。

他如今惡補古文,已然能夠聽明白詔書的大致意思。

這封詔書說白了就是誇他一番,讚揚他本事了得的同時亦讚揚李二陛下眼光獨到。

可若是僅僅如此倒也罷了,世人皆李世民自戀好面子,藉機誇誇自己也不足為奇。

但為何要在開篇的時候痛斥李承乾,說他沒有孝心又驕奢淫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