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悽慘的百姓(第1/3頁)
章節報錯
謝家村乃是隸屬於長安縣轄下的一個村落。
距離長安城西門景曜門僅有十數里,坐落在一處狹小的山坳裡。
全村上下皆是年久失修的土房,一眼便知其必然是貧困之家。
像這樣的人家一旦遇上什麼天災人禍,定然毫無求生的能力。
正如長安縣官府記載所言那般……
貞觀元年全村尚有村民五十二戶,共計二百餘人。
但至如今貞觀二年冬末,已然只剩下三十二戶,共計一百零八人。
這其中還是以老弱婦幼居多,青壯年人口不足五十人。
究竟原因無非便是連連天災,百姓要麼餓死,要麼就是被迫遷移。
不過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謝家村定是民風淳樸之地。
要不然為何別的地方活下來的大多都是青壯男子,只有謝家村的老者依舊健在呢?
臨近正午。
整座村莊格外靜宜,全無半分雞犬交鳴,也無半點炊煙寥寥。
此時在村西盡頭的一間破舊土房內。
一名頭髮花白、衣衫破舊的五十許老婦人,正彎著腰站在灶臺前。
把手中的一小撮粟米,小心翼翼的緩緩撒入滿是開水的鍋裡。
只看她那極其鄭重的模樣,便可知她把此事看得有多麼重要。
彷彿此刻在她手裡的並非粟米,而是一粒粒閃耀星輝的黃金,多一粒都是天大的浪費。
而在她身旁,一名年約五六歲,面黃肌瘦的小女孩正含著手指,瞪著分外明亮的雙眸,死死的盯著她手裡的粟米。
那眼中極為明顯的渴望,只一眼便讓人心生憐惜。
可是生在這樣的年景,這樣的家庭,她的期盼終究難以實現。
只見老婦人就連一小撮粟米也未曾放完,便將剩下的大半放回了手邊的糧袋裡。
隨即回頭看向小丫頭,心酸的說道:“三娘,你再忍一忍。
你孃的病還沒好,得先緊著她吃。”
三娘聞言乖巧的點了點小腦袋,復又懂事的朝著老婦人甜甜一笑,方才嚥了口唾沫奶聲說道:“祖母,三娘不餓,您和孃親先吃吧!”
“咕嚕……”
可惜她的話音剛落,肚子便不爭氣的叫了一聲。
三娘見狀頓時做賊心虛般垂下頭,捏著手指一臉的愧疚。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如今雖然年僅五歲,但已比大多數同齡人更為明白事理,也更加了解家裡的困頓。
自從去年大旱開始,謝家村已有十數人被活活餓死。
到今年蝗蟲遍地之時,更是有數十人死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