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士良雖然應下,但心中還是有些疑惑不解。

畢竟像這等贈送糧食的大功德,向來皆是交給富有名望的朝廷大臣來辦,怎麼會輪到他這樣的宮廷太監。

而且以李昊貪財的性格來看,怎麼也不像是白白贈送糧食之人。

難道這其中又有什麼陰謀,是他這等內侍無法理解的?

“怎麼,看你的樣子,似乎有些不信本王會有如此好心?”

仇士良隱約露出一抹擔憂。

李昊見之翹起嘴角微微一笑,調侃道:“本王剛才就已告訴過你,本王送百姓糧食也是存了私心,只可惜你和老李都不相信。

不過也不怪你二人好騙,誰叫本王乃是仁慈善良小郎君呢!

這名聲太好,實在沒辦法!

哈哈哈~”

“呵呵~

大王,您不願說奴婢也不會多問,您又何必逗奴婢開心。

不過您只管放心,您交代的事奴婢定會盡全力去辦,絕不會讓您失望。”

仇士良搖頭輕笑,似乎毫不在意。

李昊見狀暗自撇嘴,揮手說道:“行了。

既然你與老李都很好奇,本王就大發慈悲告訴你二人。”

“多謝大王!”

仇士良躬身附和。

李明忠亦是眼前一亮。

李昊見之眸光一閃,翹起嘴角輕聲說道:“老仇,你在父皇身邊侍奉多年,想必多少也知道一點父皇的脾氣。

你覺得本王若是輔佐父皇收穫天下民心,父皇是否會對本王另眼相看?”

“呃……

大王,您就別為難奴婢了,這種事奴婢哪兒敢妄言啊!”

仇士良滿心苦澀,支支吾吾的不敢應答。

李昊見之無趣的搖了搖頭,說道:“自玄武門一事之後,天下百姓便對父皇頗有微詞。

但百姓終究是百姓,皇室家事不過是其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遠遠比不上自身的溫飽來得重要。

所以本王斷定,只要父皇在百姓窮困潦倒之際,無償贈送百姓糧食與布匹,讓其有機會度過一個衣食無憂的豐年。

別的地方不敢保證,京畿道的百姓肯定會忘記玄武門一事,奉父皇為千古明君。

日後誰要是在背後敢詆譭父皇,不用朝廷出手百姓就會讓他好看。

誰要是敢起兵造反,十六武衛也決然不會應從!”

“原來是這樣。

難怪陛下昨夜心情大好,連喝三壺貢酒。”

仇士良聞言嘀咕一聲,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