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

大王!”

麗正殿外,李昊並不關心帝后二人的商議內容,帶著席二愣再度向著通訓門走去。

可是二人方才離去沒多久,便見適才的醫者腳步匆匆的迎面奔來。

只看他那鶴髮童顏的老態模樣,李昊很是擔心他會一不小心摔倒之後爬不起來。

但直到醫者迅疾如風的來到近前,李昊方才發現此人的武學境界應該不在他之下。

“孫神醫?”

李昊突然想起長孫皇后適才的稱呼,陡然之間雙眼精光大放。

“你是孫思邈,孫神醫?!”

李昊失態高呼。

孫思邈見怪不怪,施禮回道:“正是貧道。

大王,貧道聽聞你有一本古籍,上面記載了什麼十八反十九畏。

貧道願以《道經》第三卷與你交換,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老孫這麼直接嗎?

李昊暗自吐槽,滿臉堆笑的說道:“孫神醫,並非小王敝帚自珍。

而是這本古籍被本王不小心燒了,小王也不知如何與你交換。”

“嗯?

燒了?!”

孫思邈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狠狠瞪了李昊一眼。

李昊見狀尷尬的攤了攤手,急忙說道:“不過孫神醫也不必擔心。

小王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大致內容還記得不少。

比如這十八反乃是烏頭反半夏、瓜蔞、貝母、白斂;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藜蘆反五參、細辛、芍藥。

十九畏乃是……”

“等等!

烏頭反半夏?!”

孫思邈不待李昊說完,便吹鬍子瞪眼的說道:“《金匱要略》裡記載的甘遂半夏湯,便是把甘遂與甘草合用,亦把半夏與烏頭合用。

如今你給貧道說烏頭反半夏……

大王,你當真有過目不忘之能?”

“當然有!”

李昊對醫學一知半解,所有認知皆來自於前世家庭的影響,他又怎知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怎麼會與十八反衝突。

不過他雖不擅長醫術,但卻極為了解何為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