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母后遵守後宮不得干政的規矩,看似是因母后賢良淑德遵從古訓,實則不過是知道父皇怕老婆,絕不會讓她受委屈。

而且朝廷政務又有長孫無忌參與,同樣不會讓長孫家族吃虧,她實在沒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韙,頂著百姓非議插手政務罷了……”

“小郎君慎言!!!”

李昊尚未說完,陳婉瑩便急聲打斷。

席君買二人更是低垂著頭,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

李昊見狀燦然一笑,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

陳婉瑩眾人不知未來之事,但他卻知道長孫皇后有一兄長——長孫安業。

據史料記載:“長孫安業好酒無賴。

獻公之薨也,後及無忌並幼,安業斥還舅氏,後殊不以介意,每請太宗厚加恩禮,位至監門將軍。

及預劉德裕逆謀,太宗將殺之,後叩頭流涕為請命曰:‘安業之罪,萬死無赦。

然不慈於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極刑,人必謂妾恃寵以復其兄,無乃為聖朝累乎!’

遂得減死。”

簡而言之便是長孫皇后年幼喪父,長孫安業便把她與長孫無忌趕出長孫府,任由兄妹二人自生自滅。

事後李世民登基即位,長孫皇后非但未曾怪罪,反而多次懇請李世民加恩與長孫安業,讓其官升監門將軍。

然而長孫安業並不安分,暗中協助劉德裕謀反,李世民得知勃然大怒,欲要將其斬首示眾。

長孫皇后得知訊息痛哭求情,提及長孫安業所犯之罪雖然十惡不赦,但世人皆知長孫安業與她有仇,若是殺之百姓必然以為此乃她攜私報復,對她賢后的名聲以及朝廷大為不利。

李世民萬般無奈之下,只得輕拿輕放饒恕長孫安業,僅僅把他流放千里了事。

僅憑此事便可看出,長孫皇后所謂的後宮不得干政,實則只因並未危及她的利益罷了。

若是朝政與她相關,什麼規矩皆不被她放在眼裡。

更別提當初玄武門之變,下令將李建成、李元吉兩府男丁盡數斬殺者,便是這千古賢后長孫氏。

這也是李孝恭、房玄齡等人如此忌憚長孫皇后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若論及聰慧與狠辣,便是李二陛下也多有不及!

當然,如今劉德裕尚未謀反,李昊自然不會傻乎乎的洩露此事。

畢竟這可是算計李承乾的籌碼,也是他計劃中的最為關鍵的一步。

“小郎君,您在想什麼呢?”

李昊獨自失神,陳婉瑩略顯擔憂的問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昊聞言回過神來,剛欲安撫陳婉瑩兩句,便見一道人影飄然而至。

“明月,你總算回來了!”

李昊嘴角自然上揚,發自內心的快步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