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馬周(第1/3頁)
章節報錯
《新唐書·馬周傳》記載:馬周,字賓王,清河茌平人也。
少孤貧好學,尤精《詩》、《傳》,落拓不為州里所敬。
武德中,補博州助教,日飲醇酒,不以講授為事。
刺史達奚恕屢加咎責,周乃拂衣遊於曹、汴,又為浚儀令崔賢首所辱,遂感激西遊長安。
宿於新豐逆旅,主人唯供諸商販而不顧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主人深異之。
至京師,舍於中郎將常何之家……
簡而言之便是:馬週年幼失去父母,又家境貧寒,妥妥的寒門子弟無疑。
但他自小便愛學習,尤其精通《詩經》與《左傳》,卻因生性放蕩不羈愛自由,被同村父老鄉親所厭惡。
武德年間,他被人賞識出任博州助教,卻天天喝酒不幹正事,被博州刺史達奚恕多次批評。
馬周犟脾氣上頭拂袖而去,直奔曹州、汴州尋找工作,途中又被浚儀縣令崔賢首侮辱,於是在激憤之下投奔長安。
途徑新豐客店之際,店主寧願熱情接待身份卑微的商賈也不理睬他,馬周對此卻不以為意。
只是讓人拿來一斗八升酒,獨坐一旁怡然自得的自斟自飲,店主見之深感驚異。
而到了長安之後,他便投奔在常何府邸。
這也是他輝煌一生的轉折點……
馬周能讓《舊唐書》為他單獨立傳,本事與才華自然不用懷疑。
但僅憑《馬周傳》開篇數百字可知,馬周絕非溜鬚拍馬容易收服之人。
自他貞觀三年出人頭地,李世民便對他頗為賞識,曾言:“我於馬周,暫不見則便思之。”
而馬周給他的回報卻是,在李二陛下想要偷懶去九成宮避暑之際,毫不留情的上書勸諫。
不過這傢伙還算聰明,雖斥責李二陛下丟下李淵獨自在太極宮受酷熱摧殘,自己卻帶著老婆跑去九成宮享受,但最後卻來了一個神轉折。
表示既然聖旨以下木已成舟,也不便再出爾反爾改變行程。
只需早些返回長安,下次不再犯錯便可。
而且他還在奏章開篇說道:“我因不幸,年幼失去父母,奉養父母的孝心已無法實現,日後可以做的事,只有盡忠而已。
因此徒步行程兩千裡來歸附陛下,陛下不因我愚昧無知,破格優待錄用於我。
我思前想後,無法報答陛下的恩情,只有獻上微賤的身軀赤誠的心,供陛下參考。”
瞧瞧他自吹自擂拍馬屁的功夫,怕是野豬皮的和珅也無法與之相比。
一通話把李二陛下聽得“熱淚盈眶”,也難怪他能成為貞觀初年唯一身居高位的寒門子弟。
而這,正是李昊急需的人才。
畢竟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假扮他人,沒有一個極度聰明的頭腦決然無法辦到。
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李二陛下一定不會讓他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