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原本便是殺伐果斷的性格,如今看清陳道遠的陰險本性,自然更加不願留下後患。

奈何他可以硬扛著陸盛的威脅斬殺陳道遠,卻無法對此刻來人裝作視而不見。

只因這突然駕臨千金樓之人,並非來自山高皇帝遠的揚州城!

“小侄李昊,拜見孝恭王叔!”

數十身著盔甲的備身府侍衛魚貫而入,神情肅穆的守衛在小院四周。

而在其後,一道一俗隨之而來。

左側之人乃是欽天監監正袁天罡,右側之人赫然便是宗正寺卿——河間郡王李孝恭。

“不知王叔前來有失遠迎,還請王叔恕罪!”

李昊見狀愣了一下,躬身拱手拜道。

李孝恭,大唐皇室宗親,亦是不下於李靖之名將。

此人乃是太上皇李淵的侄子,李二陛下的隔房堂兄,日後更是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

武德元年,李孝恭攻佔巴蜀三十餘州,俘獲朱粲。

武德四年改任夔州總管,後以李靖為副將,滅蕭銑,受封荊州大總管,招撫嶺南諸州。

武德六年又率軍攻打輔公祏,一年之間便平定江南,升任揚州大都督。

只可惜接下來便被人彈劾圖謀造反,因查無實據被免去大都督之職,改任宗正卿。

武德九年李淵念其功勞,賜其實封一千二百戶。

待李二陛下繼位登基之後,又改封其為河間郡王,以示嘉獎。

如今李孝恭又兼任任禮部尚書,參與朝廷決策制定,威望不在長孫無忌等人之下。

不過自從被人彈劾之後,李孝恭便一改能戰善戰的作態,整日在家醉生夢死,據聞府內歌姬舞女高達一百餘人。

且李孝恭待人寬恕謙讓,從無欺壓百姓之事,是以李淵與李世民皆對他十分信任,朝廷百官也再未將他視作威脅。

當然,這皆是在他選擇急流勇退之後。

否則以他僅次於李世民、李秀寧兩姐妹的功勳,怕是墳頭草都有三尺高了。

但也正因如此,李昊對李孝恭也多了幾分尊重,早已把他列入可用之人的名單。

“晉王如今名震九州,陛下相召也敢稱病不回,本王可當不起晉王大禮!”

李昊略微失神,李孝恭見狀隨手回了一禮。

經過造反一案的打磨,他身上的鋒芒銳氣已然散去不少。

如今他只想安度晚年,著實不願插手朝廷政務。

可奈何身不由己,事與願違。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