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烏人的習慣中,不是要緊事,人和人之間不可以打招呼來引起別人對你的注意,這很不禮貌。即便是一家四口,沒有要緊事,在家裡也不問誰。所以房子裡面,儘管人來人往,地上還躺著動物,但彼此都很安靜。說話必定有事,無事不說話。大家聚集到一起的時候,也是如此,彼此相安。這是首烏星球上的生活特點。

首烏人沒有對權威的崇拜心理。從古樹上掉落下來破殼而出的那天開始,他們就從來不拜祭什麼,也不下跪,不敬神。沒有祭祀和祭壇,沒有宗教一類的文化特徵。他們有的只是探索的精神。

首烏人有一句格言:“再弱小的生命,應該被尊重;再強大的生命,有尊重生命的義務。”

無論外界有多麼神秘,多麼不確定,首烏人沒有恐懼的心理。但他們很有預判,對未來有預見性。有星球上的人類認為首烏人不敬神,會遭天譴。可首烏人卻認為,即便是神存在,也應該與人平等對待。

“我與神靈平起平坐。”首烏遊俠如此說。

這嚇壞了好多星球上的文明人,首烏人的名聲也遭受了惡毒的誹謗。但人家就不管世俗的約束,只管自己如何強大,他們要向世界抒發正義的思想。無權威心理的首烏人,對生命的尊重,把人的關懷精神抒發得淋漓盡致!德不孤,必有鄰,當然就有他國的國民十分崇尚首烏人的精神品格。每一個生命都有權獲得尊重和被善意的對待,而不分強弱眾寡。如果神靈是善良的,就不會因為首烏人沒有敬神而惱怒;如果神靈是兇惡的,那麼善良的弱者敬神也會招來惡意的欺凌。首烏人不信教條,只信自己的力量能給世界帶來光明和正義。所以無論神靈和權威存不存在,都不會干擾首烏人的核心價值觀,即生命本身就是偉大的,生命本身就有著與一切權威等同的份量!生命不可以把自己擺在精神意識上的從屬地位,折辱自己去給神或者其他什麼權威而頂禮膜拜。

首烏人是素食主義者,他們只吃植物類的食品,但包括蛋類,沒有對鹽的依賴。可供首烏人食用的植物類食材可謂365天,每天吃一種不重複,都吃不完。這完全得益於他們對植物的保護和精心的種植業。筆者曾想,如果地球上人類從誕生就能保護每一種植物,又會有多少種類的植物食材呢?我們失去了原本可以擁有的多少財富啊!首烏人熱愛素食,倒不是不能吃肉,首烏人為了研究自己也是吃過肉的,不是沒有好處。可這樣一來,就與首烏人的價值觀背離了,也不符合自己的使命感。首烏人認為精神意志上的選擇和堅持,可以彌補某種物質上的缺憾或者匱乏。因為生命最好不要依賴於外界的物質,這彷彿是一個硬漢般的準則。除了野外隨機的播種,院子裡面的菜園會精耕細作。菜園裡有各種鳥類,不同的蔬菜種植在一起,吸引禽類在裡面歇息。

在院子裡,生活著各類植物,但沒有一株靠盆栽活下去的植物。因為按照首烏人的習俗,把植物不是出於保護的原因用盆子瓦罐一類盛裝起來養,這是對生命的禁錮,是對大自然的不尊重,也是滋生對其他生命支配權的一種心理。首烏人的園藝有其獨到之處,他們不修剪花卉,沒有幾何審美。我崇尚自然生長,儘可能地避免修剪,使植物按照它自己的意願去長個夠。這樣的和諧共處,才是最美的。

在筆者眼裡,沒有一處公園的栽培景色能比得上小時候野外隨意看到的一景。在城市裡,不管哪個角落,人類都喜歡修修剪剪,一定要加上自己的存在感和影響力。好不容易茂盛了,管理人員又指使綠化工人將其剃成“短髮”。地球上的人類對混凝土結構的建築有一種在筆者看來簡直莫名其妙的審美愛好!我發現自己完全與現實格格不入,可我又不得不活在現實中。於是我只好把自己的審美愛好寄託在他國他鄉,祝願他們愈發強大,有天能來到地球上看我哦!其實我和他們何止萬里之遙?但熱愛他們的感覺,就像遙遠的世界就在身邊。

首烏人的精神文明成果同樣需要書籍作為載體,使得新生的孩子們可以閱讀、記憶和傳承。叢林裡面,路燈旁邊,柔和的燈光,一隻狒狒翻閱著圖畫書。屋樹底下的空地上,掛著一臺可以捲起來的電視機,人們到時間就來這裡收看電視,聽聽他們的航天又有什麼新發現。首烏人很少帶通訊工具,他們的兜裡最好什麼都不帶,身上不喜歡掛件,這樣很輕鬆!

儘管首烏人的科技發達,但是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總是適可而止,夠用就行。他們更在乎生產的能力和配合社會生產的組織能力,而不追求社會生產的總產量。這裡的生產車間很少有人,需要生產的話,資訊一發布,人就去了。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很短,節約公共資源是一種美德。但實驗室和圖書室首烏人喜歡私有,文化上有自己的私密空間。大家會一起研究,單個人研究的話會更專心的投入,所以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實驗室和圖書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實驗室和書房。只是,具備危險的實驗專案按要求需要在公共實驗室進行工作,而且最好協同作業,做好安全防範措施,大家商量著慢慢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們的靈感源源不斷,自由發揮的空間可謂世界!研究所需的資源不受個人財產的限制,也不需要向誰彙報獲得誰的批准,而能無阻礙的獲得,這是高效且精準的管理上的好處。首烏人認為,優良的自然環境和首烏人對環境的保護,這裡的點點滴滴一草一木都能給他們的創造帶來靈感!帶給他們源源不斷靈感的是朝夕相處的一草一木。遠方的田地,天空雲層迭起,閃爍的星星,普普通通的事物看在眼裡,真理和力量彷彿近在咫尺。生命有著從自己內部湧出來的活力,何須擔憂自己不肯努力而錯失良機?在哲學家的眼裡,一片樹葉落下來,都彷彿看到了世界!

他們的科技水平已經到了可以讀取樹葉的地步了,能從一草一木的支離碎片中發現更為豐富的資訊。首烏人認為萬物都存在視角,每個視角都看到了什麼,把他們的資訊獲取能得到人類自身得不到的資訊視角,這叫做資訊資源整合。他們掌握了這樣的技術,由此生產出了可以直接讀取人內心想法包括記憶的裝置了。憑藉這種裝置,在日後的動植物研究領域和宇宙中對外事務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樣的裝置也給其他星球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

首烏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為了保護好動植物和探索宇宙未知的世界。他們的課程有一項主課,就是生物。不追求上層建築的華麗,而是往下看,往細微的生命角度去觀察、去研究,使得首烏人有著意想不到的收穫。他們感嘆:“比起萬物,我們只是一角。”

天生品格優良的首烏人,從生下來就繼承了古樹的遺願和智慧,沒有因為社會人的原因而造成社會隔膜。良性增進十分高效。首烏先哲有言:“智慧的累積能促使細胞覺醒,你們將獲得神奇的力量!”

人們的生產與其說是滿足自身的生計需要和創造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客觀環境,倒不如說是物質以生命的表現形式來促進自身的運動和不斷更好的去運動,這是萬物意志在表達。生產過程中,為了創造,我們的腦細胞像是在做鍛鍊。難不成生產的目的,勞動成果是現實的需要,卻無意中造就了智慧的人?生產結果是形,自身的進步才是神,而這“神”才是最終的目的。

首烏哲學有一種觀點,即人類智慧累積到足夠的程度,會使人的思維細胞發生某種變化,並對其他人體組織產生積極的影響。在人類群體當中,出類拔萃者會首先擁有這樣的力量。當思維的細胞發生變化,並不代表一定會進入更高階段,只能隨個人造化了,但人類的總體文明成果將起決定性作用!也就是說個人的出奇脫不開大眾的土壤。這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高智商階段;第二階段是渾身脆弱的階段,這一階段身體無處不大腦,都有思辨和分析的能力;第三階段是渾身轉化,具備骨骼和頭腦同樣的屬性,可變得堅硬又柔軟;第四階段,人的軀體能隨意識從而調整自身結構的屬性,即為細胞覺醒階段了。繼承了古樹意志的首烏人憑藉良性迴圈,能把個別現象發展為普遍現象,個個都超人。個個都超人了也就沒有超人了,這個物種整體都非常強悍了。

一位首烏女科學家在實驗室裡做研究,有隻身形巨大的恐龍撞破窗戶跳了進來。它尖牙利爪,張開血盆大口,抖擻著自己的威風!首烏女科學家對它說道:“你出去!”恐龍不聽,繼續舞爪張牙,還發出野獸般的怒吼。女科學家就是一巴掌,把個恐龍直接扇到窗戶外面去了!聽見“吧”的一聲悶響,恐龍摔在了地上,它掙扎著起來逃離了。實驗室裡面的科學家接著忙她自己的。這就是看似身軀柔弱的人突破了常理萌發出來的怪力,力量的源泉違背了常理。

深奧著迷的問題如同未見的世界,一旦跨進去就為之著迷。比起課本上讀到的條款,我更為自己的想象力而自信。我的理論能強國,也看到了神奇。只是這大海太深奧了,我不得不把自己縮回來,不能掉進海里。我缺乏廣袤的知識,就像缺乏材料和依據,這是我的短項。到了未知的海邊,只好適可而止,我無法涉足更深的領域。但望洋興嘆的遺憾,使自己不會忘記這迷人的大海!有想不通的問題先擱著,有朝一日,我會再回來。這問題,甚至放在很深的心底,但不用擔心忘記。因為從外界獲取知識或者靈感來了的時候,自己的內心彷彿自動拾起當初的疑問,會有豁然開朗之感!

節選)

<!17k>

喜歡宇宙列國請大家收藏:()宇宙列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