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的小竹樓內,擺開了兩張木製的小桌,陳渤和朱莉以及馬多克斯是一桌,其他人在另一桌。

不是因為身份地位的歧視,只是桌子太小了,按照他自己的習慣,大桌吃飯才最有味道,也最熱鬧。

蘿蔔燉牛腩,蝦仁炒不知道啥名的本地青菜,還有一道香煎龍利魚和蔬菜蛋花湯,色香味形俱全,這手藝都是鍛煉出來的,反正家裡沒一個能做飯的,就算做了也都難以下嚥,有一技傍身走遍天下都不怕。

柬埔寨人吃飯多是手抓,就算貴氣一點也不過是刀叉。筷子那是漢文化圈的專利,雖然兩根小木棍削得有些粗糙,但也勉強能用,這裡竹子不缺,但砍竹削筷完全費事不討好,還是折些粗壯點的樹枝就地取材好了。陳渤此刻已經靈活地在盤內飛舞,扒拉著面前的米飯。

“盯著我幹什麼?吃飯啊。”陳渤停下動作,對直勾勾盯著他的朱莉道。

“我只是在想,你是怎麼能把筷子運用的如此出神入化,我夾個菜都好費勁啊。”

“這有何難,聽說有高手還能聽聲辯位夾蒼蠅呢。”陳渤撇撇嘴道,順手夾了塊牛肉放到馬多克斯面前的碟子裡,又夾了幾棒菜到朱莉的碗中。

“真的那麼神奇嗎?”

“當然是假的,電影裡哪有真的,你也做不到勞拉那麼暴力不是”你還當真了,四不四傻!

“我還是覺得用刀叉比較舒服一些。”朱莉一邊扒拉著碗裡的菜,一邊道,這分明是一個華人小媳婦的模樣,哪還有半分好萊塢性感女神的影子。

“那我就得給你上一堂文化課了,你可知道在4000年前,我國貴族也是用刀叉的,在歐洲是15世紀才開始配叉子,之前都是用隨身攜帶的餐刀加手抓。”

“是嗎?聽起來很有趣的樣子。”朱莉開始會心傾聽起來,“那為什麼你們改用筷子了呢。”

“因為文明,你端上來一塊帶血的牛肉,還要切,還要叉,多費勁啊,而且也不文雅。還有一個原因是古代的金屬是稀有物資,老百姓窮啊,就用兩根木棍從鍋裡夾煮熟的東西,既不怕燙,也不方便。你會發現筷子其實就是手的延伸,像不像大拇指和食指?”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說呢,靈長目首先學會了使用工具,才開始逐漸脫離原始,吃飯也是一樣,先學會了用手,再學會用刀子,後來學會用筷子。在古代貴族都是金銀器皿和象牙筷,套頭還會有精緻的雕飾,因為中餐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講究,菜品花樣繁多也就脫離了刀叉的束縛,因為筷子就能搞定很多。”陳渤接著道,“你會發現日、韓、越南、新加坡這些地方都是用筷子的。”

“唔,好像是這麼個道理,只是中餐太複雜了些。”

“活著還不是為了這張嘴,說到筷子,有個典故可以講給你聽,叫做鴻門宴!”陳渤興致勃勃地將劉備那廝發生的故事添油加醋地講了一遍,直唬得她一愣一愣的,那可是2200年前發生的事情,這得多遙遠啊。當然熟知這個故事的人,肯定不會覺得跟筷子有半毛錢關系。

“如果說當時的餐桌上是刀叉而不是筷子?會發生什麼呢。”陳渤最後說道,“那就沒有鴻門宴啦,一刀戳過去就掛了,也就沒我們漢族什麼事了。”

“對哦,看來筷子還真是文明的産物呢,讓你說的我都無法再面對牛排了。”聽了他講的故事,朱莉顯然是非常感興趣。

演講都不在話下,說故事還能差咯?給一副驚堂木立馬給你開說“倉啷啷拔出大寶劍,嘩啦啦馬踏聯營……”當然說了她也聽不懂,讓她對華夏文化感興趣要有意思的多,這就是漢族人的同化作用。

有點像宋朝時的尿性,老子打不過你,但老子有中原文化,遼國雖然兇悍結果不也深受漢文化影響,光td興儒道,都整得讓女真人給滅了麼。

如果蒙古沒那麼急功近利,下一個被同化的就是女真,再下一個就是他們自己了。當然歷史沒有如果,蒙古鐵騎摧毀了中原的農耕文明。至於捧鐵木真臭腳的,大約都是傻逼吧,不同族不同源的異類有什麼好顯擺的,砍的祖宗人頭還少嗎?

這是題外話,略感慨下,現在的蒙古族同胞們遠沒以前的戾氣,基本全盤漢化,到草原上聽一曲馬頭琴拉出來的長調,再來支烤全羊,美滋滋地享受。

吃罷晚飯,眾人心滿意足,劉盛他們聽不懂英文,也不知道聊得什麼,那本地的保姆更是不解,一個屋內六個人,三種語言,也挺蛋疼。

劉盛在門口安裝了簡易的警戒裝置之後便識趣得到旁邊的竹樓裡歇息,深知不該問的不問,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的道理。保姆收拾完碗筷之後給馬多克斯洗了個澡也走了,這裡也就只剩下了一男一女一個孩子。

推開竹樓的窗戶,後面就是一大片草地,再遠處就是一座小山,還鬱郁蔥蔥的山林。

“前幾天,園丁就是在這片草地上被炸傷的,我本想把這裡收拾一下種上些花花草草。”朱莉靠在窗邊,幽幽地看著那片被銀色月光灑滿的草地,嘆道。竹樓後拉著一條簡易的繩索,算作警示以隔開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