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雲概念(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位朋友問得非常好,可以做得太多了。當然我不能說太多,畢竟是商業機密,誰知道你是不是微軟派來的呢?”陳渤開了個無傷大雅的玩笑,順便揶揄了下蓋茨。“這項服務將會更廣泛的應用與企業領域,尤其是中小型創業公司。”
“具體呢?”
“我們來簡單算一筆賬,一個小公司他無論做什麼行業都需要進行資料處理。一個小機房需要5平米的空間,2人的運營維護,靜電地板、ups電源無縫切換,恆溫裝置這都是標配,再加上交換機、伺服器和光纖寬頻,一年的成本在美國需要15萬美金左右吧。”
“對的,這是最低要求。”
“那麼使用我們的服務,5分鐘可以搞定。只需要開啟網頁進行註冊,根據需求選配你的伺服器標準,儲存空間隨時可以增減,頻寬自由選擇。還需要傳統的基建嗎?現在,全部摒棄!”
“那費用呢??”
“同等條件下,每個月只需要這麼多!”陳渤伸出了三根手指頭,面向越聚越多的記者道。
“3000美金?”記者們驚呼道,那一年也就36000美金的費用,也要節省了5倍左右。
“錯,是300美金!”陳渤大聲的糾正他的判斷,並且刻意提高了語調“沒有幾家創業公司能夠承擔數萬乃至十幾萬美金的費用,這就將無數有夢想的年輕人拒之門外。那麼,現在!螞蟻搜尋將會為更多的年輕人提供夢想的平臺,從下個月開始將會在伯克利大學進行試點!”
只需要300塊?天吶!簡直不敢想象!
但凡是科技板塊的記者都清楚創業公司的艱難,不在於人,而在於初期投資。機房向來是個大頭,而且美國的人工成本又高,15萬美金的開支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來支付機房運維的薪水。在華夏國內,你可以讓員工一職多能,但在美國就可以分分鐘把你告到破産,這並非玩笑話。
並不是每一項創意都會有人願意為你投資的,自掏腰包誰又付得起那麼大筆費用。
這是雲端計算其中最簡單的一項功能實現,就是雲端儲存。陳渤當然不會傻到全部合盤托出,而且現在全球的資料中心還沒部署完畢,仍舊有許多技術問題沒有得到實現。
雲端計算代表的未來商業服務,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立竿見影出效果的,還是以概念為主。
但誰先提出來,誰先正式商用無疑就是佔領了先機,就像軍備競賽一樣,老子先開始幹了,你要不跟上就會落伍。倒逼著對手跟進,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競爭對手自己就會拖垮了。
之所以在伯克利大學開始試點,一方面是良好的合作關系,二則是這裡的學生較為平民化。斯坦福的高富帥比較多,相反就那麼有吸引力。
陳渤慷慨激昂,猶如演講一般,話音剛落趁眾記者還在回味時跨上單車就跑遠了。
但一石激起千層浪,這麼多資訊總要他們去逐一消化的。
原本以為兩宗收購案就足以堪稱大新聞了,但模糊的“雲”概念更加讓人振奮人心啊。將生意做好不難,但要突破傳統,尋找一條新的商業模式就足夠載入史冊了。這也是為什麼締造了現代網際網路發展模式的楊志遠的江湖地位要更高,一個雅虎就夠他吹一輩子了。
陳渤是裝完逼就跑,但苦了這幫記者,兩條腿再快也攆不上兩條輪子啊。
而其他當事人可就要鬱悶了,比熱蓋茨正對著記者們大談公益慈善,冷不丁突然冒出來許多陌生的面孔過來搶白,待弄清楚緣由不禁在心裡咒罵肇事者,但現在還得必須保持他的首富風度,微笑面對。
“額,收購?對,是的……foxive將會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是極具戰略意義的。”
“談判?正在談,已經有了突破進展。”
“報價?微軟現金流很充足,這個全世界都知道,我們很有誠意,而且志在必得!”
“對方不滿意?不,不,不。只是有些小分歧,價格問題永遠不是制約微軟的因素,在談判桌上有很多細節需要一一溝通。你要知道,像這麼大的案子不可能跟菜市場一樣立刻成交。”
比爾蓋茨疲於應付記者們各種刁難的提問,如果剛才只是在心裡咒罵,現在的想法則是狠狠地掐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