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迪拜科技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有氣魄!”馬克圖姆拍著手掌叫道,“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迪拜的腳下曾經都是石油,但2010年就要開採完畢。我們修建港口、重視商貿、開發地産、投資旅遊都是為了讓迪拜的子民能夠繼續有尊嚴的生活下去,讓深海採珠的歷史不再重演。網路城這個專案,將會孕育迪拜未來的希望。
中東很多國家的環境不允許國民有創新的想法,他們就可以到這裡來發展,而不是去矽谷或是其他什麼地方。我們的主要目標就是把迪拜網路城建設的得象一個磁場,吸引本地區資訊産業公司和那些有創新頭腦的人。”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陳渤當頭潑了一瓢冷水,然後道,“我完全可以理解殿下的迫切心情,但為什麼兩年過去了,那些當初簽好合約的公司大都在按兵不動?又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一處可以立即入住的辦公樓?隔壁就是美麗的朱美拉棕櫚島,而旁邊就形同戰後的廢墟,難道不詭異嗎?”
剛才的馬屁不過是開胃前菜,現在才是正兒八經的施壓,你需要什麼,我有什麼,都得擺到桌面上來談一談。
“你的想法是?”馬克圖姆略微沉吟之後,道。
“與其說是網路城,不如叫做科技城更為恰當。網路只是最基礎的一項應用,而科技包含更多。”陳渤開始他的忽悠術,“如何讓人遠離疾病,如何讓海水變淡,如何讓人更快捷的溝通,又如何讓機器讀懂人類的語言思維這都是科學技術,並非一個網路能概括得了的。別人都以為螞蟻搜尋是網路公司,其實我們是資料公司,是科技公司。”
“怎麼解釋?”馬克圖姆和蘇萊曼都來了興致。
“未來任何的商業都會發展到極致,我們透過網際網路獲得使用者資料,深層次分析、挖掘資料就會知道你想要什麼,你需要什麼。工廠需要什麼樣的機器人,銀行如何有效規避壞賬風險,消費者更喜歡哪種款式,哪種面料的衣服。都可以透過我們的技術來實現,這也是一種科學技術。”
“那真的太神奇了!”
“當然,螞蟻地圖業務很快就要上線,我打算研發一款可以拍攝360度角街景的資料採集車,沿著迪拜的街道走上一圈,就可以將獲取到的照片全部匯入到資料庫中。全球所有使用者就動動滑鼠就能看到迪拜的美景,然後我會推送相關旅遊服務,他們就可以線上諮詢和下單,買機票、訂酒店、租車,全程網路操作非常方便。”
陳渤在他們面前勾勒的是未來願景規劃,這些功能服務現在就可以實現,難度並不大。
“這樣全世界來旅遊的人將會是驚人的!”馬克圖姆嘆道。
“那是肯定的,螞蟻搜尋全球擁有數億的使用者,只要使用過我們的服務,都會記錄下資料。我就能分析出來他來自哪裡,他對哪家酒店感興趣,他最想在迪拜實現什麼夢想,如果把這些交給迪拜旅遊局的話,你們能做什麼?”
“打造一個更完美的迪拜!”蘇萊曼都學會搶答了,面色極其興奮。
“但前提是所有的科技實現,一離不開基礎辦公設施,我不可能讓員工蹲守在大馬路上工作,二是相關人才,沒有員工就無法實現。這也是各大公司都不願來的主要原因!”
其實理由還有很多,比如移民問題,美國之所以那麼強,和他不斷宣揚的“美國夢”是離不開的。迪拜現在只是虛幻的海市蜃樓,經不起多少挫折,核心價值觀在哪?最起碼給個口號吧。
“我們現在已經很重視教育了,迪拜大學已經獲得了美國教育的學歷認可,每年都有上千名優秀畢業生。”
“不夠,完全不夠!”陳渤直接否定道,“矽谷的發展是因為有斯坦福、伯克利、加州理工等高校,每年有幾萬名畢業生在矽谷工作或者創業,就更不用說還有常春藤的優秀學生。我今年就投資了數個由還在就讀的學生開發的創意專案,這在迪拜大學能做到嗎?而且這裡每年畢業生只有一千多人,更何況他們其中只有少部分人是學習的計算機專業。”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提高人才比例,迪拜人口不少,但都是基層勞工。針對本科、碩士生、博士生可以進行相應獎勵,在這工作可以獲得什麼樣的福利,或者適當降低入籍門檻。”
21世紀啥最缺?人才啊!國內想致力發展的城市,誰沒有自己的人才獎勵政策啊,再過幾年就算當村官都有優待。阿拉伯國家因為宗教問題,原則上是隻有女方嫁給本國居民才能得到入籍,但是這都什麼年代了,還那麼就是固步自封。反正解決的辦法,他是提出來了,至於結果如何,就得看迪拜怎麼辦了。
“人才獎勵這個提議很好!”馬克圖姆稍微有些猶豫道“但迪拜只是一個酋長國,無法單方面決定移民問題,我會嘗試去尋找解決的辦法。”
“只要有人,我的公司隨時可以進駐,我還打算針對海灣地區的門戶網和電商網站,提供更多服務。資料中心沒問題,人沒問題,最後的問題就只剩下一座足以吸引眼球的科技城了。”
“蘇萊曼,追加2億美金投資!不,5億美金!!必須拿出一套方案出來,再拖下去我就唯你是問!!”馬克圖姆的語氣裡頗有些不滿,這不是丟他的人嘛。
“殿下也不必這麼著急嘛。”陳渤笑道,“蘇萊曼先生可以建造這座帆船酒店,可以打造世界島,但說到科技城這種型別的設施,肯定就不如我專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