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萬物互聯(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我剛走進學校就感受到了學術的包容之風。”陳渤吹起牛來豪不含糊,伯克利比斯坦福和賓大都要小的多,也非常緊湊。學費便宜所以學生也多,大牛是有,但普通資質的學生也不少,畢竟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的精英教育還是有差別的。
至於他所說的學術包容之風,指的是校園躺椅上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今天陳渤要面對的是工程學院電腦科學系的學生,專業也對口。沒準就能忽悠到幾個小牛到公司裡來為他打工,要說到專業性,他拍馬都比不上,但要說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與走向,他的見解又讓這些學子難以企及。
“非常高興能在這裡和所有人分享網際網路的發展。”臺下烏央烏央地坐著大約有四五百位學生,基本滿座,陳渤在簡單的開場白之後直入主題。“眾所周知,雅虎網開創了網際網路的新模式,到現在為止已經8年的時間,依然是遵循著這條坎坷的軌跡。下一個突破性的創新點應該在哪裡?那我們今天就來好好探討探討!”
他今天選擇的主題是物聯網,這個話題並不老,剛提出來這個觀點不過幾年的時間,但是進展卻是緩慢的。為什麼?受制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同樣也受制於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基數。
大部分的網際網路公司至今仍然沒有擺脫盈利的陰影,網際網路的普及程度高的地方也只在發達國家,而發展中國家較好的也只是在東亞和東南亞。華夏是因為人口多,基數大,才會形成一定規模,進而才會形成網路公司裡的巨頭。
美國人口雖然不多,但普及率高,市場商業化成熟,再加上集中了更多的科學技術人才,所以起了個帶頭作用。人人都知道網際網路是未來,但不是人人都知道未來的網際網路到底長什麼樣,又應該從哪裡著手。
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下一個發展階段,萬物互聯並不是隨便說說。
一輛汽車,一臺手機,甚至一支拖把一個垃圾桶都能連線到網際網路,這只是物聯網的一種初級形態,當你所有視覺化的東西都能和網路連線的時候,才是真正實現萬物互聯。
這也將會産生龐大的資料,當你擁有全世界所有行業資料的時候,是絕對驚人的。幫你分析吃什麼,穿什麼,買什麼,用什麼。只要分析你的日常行為,就可以提前做出預測,商家針對性的開發産品,極大的縮減開發成本與開支。
陳渤是連蒙帶忽悠,講故事加套資料,口幹舌燥地講了接近兩個小時,當然也收獲了無數的掌聲。至於到底能籠絡到多少人,就要看公司人力資源部的郵箱到底能收到多少求職信了。
告別了伯克利,陳渤又回到了森尼韋爾,開始準備迎接總理的問題。
東海岸他並沒有去,但是沃爾特帶隊過程中確實遇到了不小的麻煩,大批的圖伯特青年會成員聚集在哈佛大學門口,舉著旗幟高喊分裂的口號。
動手打人?顯然不可能,聯邦警察就在旁邊看著,除非他們有什麼不軌的行為才可以。而且那麼多媒體都盯著,一旦出手,影響甚大。不是誰都能像
這些人就像狗皮膏藥一樣,從華府跟到紐約,再從紐約跟到哈佛,令人不厭其煩。但你又拿他沒轍,美國講究言論自由,只要不是911的幫兇誰愛鬧就鬧去,這是沒人管的。
你只要打了他,不僅會被抓起來,還會被扣上一個大帽子。這倒讓吹過牛逼的陳渤難受許多,恨不得過去踹他們兩腳,無奈鞭長莫及罷了,只不過還好在公司附近並沒有發現這種情況。
數輛林肯車組成的車隊魚貫而入,駛入了工業園,看牌照就知道是舊金山領事館的車輛,這其中一輛必然是總理座駕無疑。待汽車停穩,頭戴墨鏡,耳掛對講機的黑衣人率先鑽出了汽車確定現場是否安全。
然後接著走下來一個穿著黑色大衣的男子,梳著偏分的發型,冷著一張臉對等在旁邊的陳渤傲慢地道“你們這是怎麼回事?連條歡迎的橫幅都不掛!這讓跟來的記者怎麼拍?”
“不知道哪有做橫幅的,我們沒這個經驗。”陳渤淡淡地回道。
“那還不趕緊去找,等走的時候再補拍一條。”
“你要是有帶的話,我倒是可以掛上,公司的人都忙著呢。”陳渤看著他那張自以為高人一等的面孔就挺討厭,便直接給堵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