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北美市場發展得火熱,但只有十幾臺伺服器佈置在安大略湖的多倫多市,而更多的伺服器全部建在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交彙處的一個島國,冰島。

主要是那裡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海量的伺服器散發出來的熱量也是驚人的,而這裡終年氣溫較低,即使是在夏天受大西洋暖流影響下也只有712度左右,用簡單的風洞就能給機房降溫,剩下只需要保持濕度的比例就可以節省一大筆空調費。

再加上當地的電費、稅費、法律、基礎設施等綜合因素考慮,在首都雷克雅未克40公裡遠的衛星城凱夫拉維克,當地政府也正在計劃建設一個達到1.9萬平方米的資料堡壘。螞蟻搜尋並非是第一家進駐的公司,b、大眾等公司都在準備將公司資料庫遷到此處。

還有就是不想受到美國政府的監管,盡管明面上燈塔國號稱自由,私底下的動作可不少,雖然現在沒出手,誰知道未來有沒有,放在第三方國家是個最好的選擇。

而伺服器的費用則不必擔心,分期付款就可以,因為他需要的不是幾百,幾千臺,而是定製了十萬臺以上的級別。你慢慢生産,我慢慢付錢,這價格嘛,當然誰給的低我用誰。ib和hp展開了強勢競爭,戴爾和聯想吃點小單。

不是不想用聯想,實在是他們的伺服器産品做得太差強人意了,國內做伺服器的也就兩家公司,浪潮和聯想。伺服器不僅僅只是拼湊組裝起來的硬體而已,還需要相關系統的匹配,用indosserver那都是普通公司,像儲存如此龐大的資料,就要使用更加專業的軟體系統了。

兜裡有了錢就得買買買,每個公司的成長史就是一部收購史,要麼橫向並購,要麼是縱向發展。

本著有錢任性的節奏,現在陳渤又盯上了幾家公司,正準備叼下這這幾塊肥肉。

“fix?奈飛?dvd租賃網站。”陳渤敲了敲桌子,思考片刻之後問向了艾麗莎“現在市值多少?”

“7000萬美金左右,但是負債9800萬美金,擁有165萬付費會員,屬於資不抵債的那種型別。競爭對手是老牌影碟租賃公司百事達,全球9000多家門店,市值165億美金。值得注意的是奈飛公司的創始人哈斯廷斯在上市前曾經到百視達談過以5000萬美金賣掉公司,但被總裁助理給無情的趕了出來。”艾麗莎將蒐集來的資訊如實道來。

“他們的這個匿名評級制度挺有意思。”陳渤看著手邊的資料,點頭道“幫我約一下哈斯廷斯看什麼時候有空,地址應該不遠吧?”

“在帕拉奧圖。”艾麗莎回道。

不要小看dvd租賃這項在國內看起來很o逼的業務,在美國卻完全是相反的狀態,好萊塢的電影工業收入是分三個方面的。三分之一直接由票房分成貢獻,另外兩成的比重則是dvd租賃和電視播放版權,在沒有dvd之前當然是錄影帶租賃。

這主要得益於健全的版權保護機制,一張正版要賣幾十美金,但是租賃的話一般是5美金看三天,購買正版的價格可以看好幾部電影了,所以這項業務意境在美國有著數十年的歷史。

陳渤當然不是想染指這項傳統業務,他是看中了奈飛的會員機制和匿名評級系統,這是在為影片網站提前做佈局。各位看官肯定會有所疑問,為什麼不直接搞一個tube之類的影片網站,為什麼不直接就甩出一個vr系統之類的黑科技秒殺一眾it公司,笑傲群雄。

答案顯而易見,所有的應用産品都需要技術的支援,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因素,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搞出來個半吊子也只有死。

95年就有人提出了流媒體的概念,也嘗試去做,但從網站上看一部電影光快取就得上百小時,網速跟不上你怎麼辦?這是無法逾越的技術障礙,總不可能去鋪設光纖吧,那成本就算一個國家短期也難以承擔得了。

即便是智慧手機作業系統,也需要行動通訊技術的發展才能夠鋪開來,現在3g才剛興起,功能機的市場利潤還沒攫取完,這些公司才不會著急呢。

每一項科技産品的背後又都包含著數百上千的技術專利,陳渤是有金手指,但絕對不是神仙,一個想當然的念頭也需要不斷去完善才能最終成型。

奈飛是符合影片網站發展規律的,而且也不是純粹的租賃業務,更貼近於科技公司,所以才動了這個念頭。網際網路的精神就是折騰,就是顛覆傳統,陳渤就是利用這一點來打破桎梏的束縛。

“雷德,你接觸一下keyhoe這家公司,主營衛星實景地圖,而且還在山景城,對你來說並不陌生。”陳渤將手裡的一份資料交給了霍夫曼“電子地圖是未來的一個關鍵入口,我也不瞞你,在華夏市場就已經開始了地圖搜尋演算法的研發工作,我現在需要一個有地圖勘測資質的美國資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