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廣告植入不含糊(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那我就乘你這個情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以後只要不是什麼難事盡管開口。”
丁雷確定他不是有什麼其他意圖,趕緊爽快的接下來,這個陳大炮看起來也沒那麼恐怖嗎。
至於他的公司到底能不能吃下網e,他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公司不缺錢。聯想和idg、軟銀華夏一口氣扔了千萬美金就為了開發p3那是開了新聞發布會的。
如果他要是知道ih集團為了得到騰迅30股份,直接扔了4000萬美金,那不得瘋了。
而且盤古搜尋那個專案會更大,陳渤現在當然不會告訴他。
“等我回去幫你聯系下華夏移動,具體怎麼操作,我想就不用我再來幫忙了吧?”
舉手的事情,先讓bp基金吸納夠了流通在外的股份,把股價推高一些,網易的無線增值業務也能上馬,估計到第三、第四財務報告出爐的時候,就有可能扭虧為盈。
到那個時候不漲都難,如果佔用資金少的話,留著等網e漲到一兩百美元再賣,那就賺了幾百倍的利潤,不過就是週期太長了一些。
丁雷也沒尋思到出來喝個茶,還能喝出個好機會,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話也漸漸多了起來,聊的也是這幾年從大熱到大冷之間的轉變,當真是世態炎涼。
而馬騰則一直都是大冷,到現在也沒怎麼熱起來,不像門戶網,誰都上趕著給投錢,騰迅能挺到現在還真多虧了陳渤的救助,不然能不能到現在挺難說。
與去年的光景相比,真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令人唏噓不已。
三個人倒是聊得挺痛快,把下午茶都快吃成了夜茶,才不舍地離開。
第二天在省禮堂接受頒獎,只是個提名,能不能拿到這個獎,陳渤是不太在意的。
但李副市長那邊是一片好意,自己當然也不能拒絕,一個企業的生存離不開政府的支援,只有企業發展的好了才能更多的去承擔社會責任。
陳渤跟馬騰商量著,到六一兒童節的時候,給鵬城外來務工子弟的學校裡捐上一批文具和毛絨公仔,也做一些公益活動。
現在能力有限,沒法做得更多,以後公司盈利可以設立專項基金,用來專門扶貧助困。
公仔當然是找個靠譜的毛絨玩具加工廠,距離鵬城不遠的東關市是這類産業的集中地,定製一批qq的企鵝形象公仔,既能體現企業文化,也能從小培養品牌意識。
當年可口可樂經常這麼做,把商標印到文具上,免費贈送給學校的孩子,每天都會面對這個品牌,就會在腦子裡植入這種品牌認同感,等長大了一說到可樂,就會立刻聯想到可口可樂。
這是一種高明的營銷手段,相比巨額的廣告費用,這點錢真是毛毛雨,但能在未來將會獲得無限的收益。
頒獎典禮如期舉行,陳渤強打著精神沒有睡著,聽完了領導講話之後再進行對全省優秀青年的頒獎表彰。
陳渤和馬騰不出意外的落選了,而丁雷站在了臺上,笑得格外燦爛。
誰讓人家是上市公司來著,又是紮根在省會羊城,鵬城本來就跟嶺南行政系統比較疏遠,都是代管,還不往省裡納稅。更何況陳渤雖然在媒體略有些小名氣,但沒什麼亮眼的業績值得表彰啊,總不能拿他和媒體互懟的事情來說事吧。
提名也是鼓勵,得獎也是一種鼓勵,倒沒什麼好爭的,又不是奧斯卡,拿了個獎還能漲漲片酬。
陳渤和馬騰在會後應丁雷之邀,到網e公司參觀了一番之後便各自分道揚鑣,一個回了鵬城,一個又飛向了北地燕京。
高媛媛早就先行一步在燕京幫他先整理好在燕京的工作日程,將文件都歸攏在他的辦公桌上。
和,一部電視劇一部電影都需要陳渤的點頭之後才能立項。
並非是他抓著大權不放,主要是這兩部作品都是他推薦的,如果他不滿意的話到時候誰來擔這個責任?
而且這都是兩個公司剛開始的作品,還沒摸清楚老闆的工作方式前,誰都不會冒然的去私自下決定。
兩份劇本都已經傳送到了陳渤的郵箱,要是在後世,隨便拿個pad就能過濾一遍,現在出門在外,就算你揹著沉重的膝上型電腦都沒處找ifi。
“趙導,這個劇本沒問題,故事情節非常緊湊,起承轉折都很有張力。你做的劇,我放心,以後沒必要拿給我看直接立項就成。”
趙保剛的劇作能力和導演能力在電視劇方面是有口皆碑的,而且對質量把控也相當嚴格,不會盲目求快。
既然現在都是一家人,那就沒必要設定什麼障礙,都是為了公司賺錢不是,這也是給他吃個定心丸,避免他覺得以老闆的身份幹涉創作的問題。
“現在整部劇預算下來,兩百萬是沒問題的,每集10萬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