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蕭條的電影工業(第2/2頁)
章節報錯
梁文景是從中央美院畢業,後來又學習的電影導演,在燕影、峨眉都有過從業經歷。雖然坐到了製片的位置,但也都是一些沒什麼名堂的戲,有些事情由不得他來選擇。
如果他的性格能夠圓潤一些,也許未來的發展不會比別人低,也不會在以後籍籍無名了。當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的這份耿直也許能成為他在未來的助力。
“我需要時間和空間,你要是想馬上就能賺錢的話,恕我無能。”梁文景攤牌道。
“疑心不用,用人不疑。我會給予你極大的自主權。”
經過這一番的瞭解之後,陳渤就在心裡決定要將他納入自己團隊中的一員了,既然雙方都有意,那便是一拍即合。
再等兩天叫上馬可,一起坐下來商討下細節問題,電視劇和電影雙管齊下。幾千萬扔進去,就算石頭扔進河裡也得有個聲響不是?
花姐推薦的這兩個人雖然資歷不顯,但絕對是少壯派裡的璞玉,如果能夠提供給他們更好的平臺,相信未來總能在這個行業裡佔有一席之地。
對於星河娛樂的發展,陳渤雖然不是玩票的性質,但也沒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到這邊來。畢竟這個行業還是需要專業的團隊來進行操作。網際網路是個大平臺,他就把其他傳統行業拉到這個平臺裡來,將蛋糕做大。有人提供內容,就得有人分享。
躲在幕後的操縱者有時候要比光鮮的前臺表演者更有趣。
陳渤有意讓他們回去考慮一番,有什麼問題到時候也好提前說清楚。
動聽音樂網的團隊也已經陸續到了燕京城,這邊他也需要安排一下。
整個公司雖然是從天空網分離出來,而且搬到了燕京,但也要尊重員工的意願。不是每個人都想到這四季分明的地方來,畢竟這裡沒有南方那麼溫暖,有些離家遠的就算是背井離鄉了。
所以,這次加上前期來到燕京到前站的員工,總共也不過才十二三個人。
好在燕京城是華夏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國內網際網路公司最為彙集的地方,招聘的問題輕鬆解決。中關村可是有不少網際網路公司正在裁員,其他的網際網路公司現在更是沒有招人的計劃,這個便宜就只能被陳渤給佔去了。
動聽這邊的裝修風格,非常具有藝術氣息,就連外圍的牆面都專門請人來做的塗鴉,房屋內的設計參考的是在原有廠房的基礎上做了細節的美化,有種複古的大工業時代懷舊風。
錯落有致擺放的架,老舊的收錄機、卡帶、還有淘來的黑白色電視都別具一格。為了節約空間和美感,這邊連電腦顯示器都換成了3000多一臺的液晶,而且還只是15寸的,想想都覺得有點肉疼。
整棟建築分為上下兩層的大開間,高間距,環境比較好的外圍則把圍牆敲開,裝上了雙層的落地窗玻璃。工作之餘,坐在窗邊的小圓桌,端著一杯香濃的咖啡再從旁邊的書架抽過一本書,慢看細品。
絕對是文藝青年的不二選擇,而且團隊裡現在也的確需要文藝青年的加入,特地招聘了美術、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來負責整個網站的設計和編輯工作。
雖然有時候會寫著無病呻吟的句子,但青春期就喜歡這種傷春悲秋的感覺。而且她們也能發掘一些冷門小眾音樂,帶動音樂社群的發展。
動聽音樂網在燕京正式運營的前一天下午,眾人就坐在二樓的落地窗前開始了首次動員會,外面飄著零星的春雨,屋內則是溫暖如春。
陳渤只做了個自我介紹,便安靜地坐在一邊,剩下的全部交給關馨來安排。他能在燕京待多久?大部分的時間還不是在鵬城,讓她早點適應也是對她的一種鍛煉。
之所以他現在還兼任著執行長的職務,一來是怕其他股東擔心她的經驗不足,關鍵時刻撐不住。二呢則是3音樂播放器的研發工作也需要他來盯著,這已經超越了網路和軟體的範疇。
懂電子行業的葉天浩又忙著搗鼓他那破手機,便只能是陳渤半路出家,硬扛著好了,交給聯想完全負責的話他是十二萬個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