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第一塊拼圖(第2/2頁)
章節報錯
“丁姐也知道啊,不過我就是個甩手掌櫃,還是靠花姐才支撐得下去,非常慚愧。”
“弟弟可是好手段,能籠絡到王晶花這樣的好手,那周訊跳槽肯定離不開你的手筆吧。”
丁欣要是不認識的話就見鬼了,跟王晶花沒少合作,用過不少演員。
馬可在和她接觸的時候,也只是簡單說了陳渤的履歷,網際網路行業,年少多金。
趙保剛宣傳像霧像雨又像風這部電視劇的時候,還傳出過他們倆人的緋聞,這段時間陳渤在媒體圈的出場率也挺高,丁欣還是比較耳熟的。
而且周訊以200萬的解約天價直接跳槽到了另一家純經紀公司,在圈內也是不小的新聞,現在把這些資訊都結合起來看,真相才算浮出了水面。
有錢的公子哥為演員贖身這種事見怪不怪,圈裡又不是沒有,而且對方一部電視劇成品都沒有就拿到了甲種許可證,看來不光是有錢而已,還很有背景。
鑫寶源公司全稱是影視諮詢服務公司,許可證連乙等都沒有,但老趙名聲在外,向來都是和大公司聯合製作,當然利潤肯定要分出去一部分。
“看來弟弟現在雄心壯志,只是不知道我們兩口子是以什麼方式自處?雖然我們公司很但也能打出幾斤釘子的。”
丁欣這是要聽一聽條件了,看來有戲。
“一種是以現金溢價全資收購,不過我想丁姐對這個合作方式肯定不感興趣。另一種方式是股份置換,成立趙導的工作室在星河影視傳媒旗下,保證創作空間,不受公司的經營策略影響,但要保持市場的一致化,都可以商量。”
全資收購,讓對方打工肯定是不現實的,別人拿到錢另開爐灶還是可以接著幹,買個空殼有有什麼意思?陳渤買的是對方的資源、渠道和人力,這是可遇不可求的。
對方有成熟的團隊,有成功的專案經驗這才是他們需要的。
“嗯,這聽起來倒是不錯,不知道具體能置換到多少股份?”
“兩成股份,外加500萬現金。”
股份給出去太多自己就沒什麼話語權了,陳渤寧願花點錢出去買,讓對方既有現成的好處也能獲得未來的收益,這也比較合理一些。
“我對現在倒是不在乎,現在也不缺錢。不過我手底下倒還有幾個藝人,雖然不算什麼腕兒吧,但還有些發展前景。”
這女人果然不簡單,打得一手好算盤,不僅是影視公司還想要經紀公司。500萬現在不少了,對普通人的誘惑力很大,但她看重的是未來發展前景。
陳渤都想著從藝人經紀到上游影視製作的環節控制,她又怎麼可能不知道把持藝人資源的意義何在?
在一番試探和討價還價之後,陳渤最終以影視公司和經紀公司各15的股份,外加200萬的現金將鑫寶源整個團隊納入星河影視傳媒的體系中來。
陳渤還是堅持選擇了付出部分現金,降低股份配比。現金花出去不算錢,錢生錢才算厲害。
丁欣也會直接擔任星河影視傳媒公司的副總,和馬可兩個人搭檔管理整個公司。趙保剛不喜歡日常的管理工作,更專注於電視劇的創作,也是符合他的性格。
雖然得到經紀公司15的股份,但王晶花還有3成股呢,也不可能騰位置給她,只是有了部分話語權而已,並不影響公司正常運營。
都是星河娛樂旗下的公司,又能有什麼分歧,王晶花是巴不得你多出劇,讓所有演員片刻不得閑。
這是一場靜悄悄地收購,只是工商資訊做了更改,暫時並未向外界透露出去。等到辦公室裝修完畢,正式入駐的時候,約上圈內的大腕來個開業儀式再宣佈,那轟動效果絕對比現在好得多。
不過那是後話,但現在手頭的兩部劇是必須馬上要開工。
黑洞已經正式立項,劇本也透過了廣電總局的稽核批複。
由馬可擔任總製片,管滸導演,開始進行選角、定妝。因為是反腐打黑的劇,還要和當地的警方提前協商好。
由星河拾捌旗下的陳道鳴領銜主演,還有一些老戲骨參與,成片之後肯定非常精彩。
陳渤雖然是甩手掌櫃,但也行使了一把老闆的特權,把寧昊塞進去作為副導演參與整部電視劇的製作,副導演不僅要協助導演完成拍攝計劃,討論劇本,還要協調片場的各部門的瑣碎,絕對能夠鍛煉人。
陳渤更關注的則是第一次親密接觸的改編,原書已經交給了趙保剛,讓他做劇本改編的創作,等劇本透過之後才能立項。
就算要拍,也得等到夏天大學生暑假的時候,趁那個時間在學校裡比較方便,還是有充分的時間去準備的。
星河娛樂這艘未來航母隨著鑫寶源這第一塊拼圖的加入,正式踏上了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