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英雄惜英雄(第1/2頁)
章節報錯
管滸和路川非常痛快地在經紀約上簽下了字,每人也拿到了2萬塊的簽字費。
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意外之喜,從沒有遇到過還有這種好事的,只要簽個字就有錢拿。
錢當然不是白給的,你不好好做事,自然有法子收拾你,合同後面那幾百萬的違約金可不是寫著玩的。
“我還真不明白,導演和編劇有什麼好簽的,更何況還撘了個小演員,根本就沒什麼商業價值。”待管滸一行走後,王晶花便有些牢騷,這仨人能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還是個未知數。
“花姐,導演這種資源要比藝人還要稀少,而且導演在選角上始終都有話語權。第一可以為影視公司所用,第二可以為藝人得到更多角色。你看華誼還不是靠著馮曉鋼才做起來的,雖然他們沒有合約,但是那關系可是鐵磁。”
“另外影視公司買下的那些版權,不也得找編劇改劇本。只是撘個演員而已,還賠得起。在好萊塢有家caa經紀公司,就是從導演到演員的一條龍打包給劇組,你猜他們一年的盈利能到多少?”
“多少?”
“15億美金!”
“真的假的?”王晶花不敢相信,一個經紀公司也能賺到這麼多。
“這是我在去美國的時候特地調查到的一些資訊,這家經紀公司不僅有藝人還有體育明星,經常是將製品人、導演、編劇、演員一體打包給影視公司,就算是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都得屈服,光旗下的經紀人就接近一百多位。”
<101nove.aa是全球第一的經紀公司,從好萊塢開始發家,然後涉足體育、音樂行業。雖然名聲未必被大眾所熟知,但卻掌控者好萊塢三分之二的幕後資源,已經足夠實力和知名影業公司掰腕子。
有了王晶花這杆大旗,再配合影視公司、網路平臺,這個圈的影響力絕對不比caa要小。美國太遙遠,陳渤雖然沒有把這當做主業,但保不齊美國人會看上華夏這塊大蛋糕。
王晶花的心裡也翻起了滔天巨浪,陳渤的一席話似乎也在給他指明瞭未來發展的方向。
要說涉及體育行業是絕對行不通的在國內,目前市場化最好的體育專案就算是足球了,但裡面貓膩太多,水更渾,簡直是一地雞毛。但在娛樂圈裡,她還是有些地位的,影視、音樂經紀業務是商業價值最重的兩塊,現在就要從下游市場擴充套件到上游一條龍的打包,這也算是娛樂行業之中的生態閉環。
以後還有很多的路要走,陳渤最多也就能把握個大方向,具體幹活的人還得靠花姐來解決。
陳渤現在是兩頭都要忙,盤古搜尋是搶佔網路流量入口關鍵的一環,也是重中之重,將會和騰迅qq一樣成為集團內的兩架馬車。現在整個公司全是技術人員,這是不科學的,沒有運營以後公司要靠吃土來活著?
燕京又是眾多網際網路公司的集中營,就得把這邊的資源給利用起來,甚至找到了獵頭界的大佬——光輝國際。
獵頭行業起源於七十年代中期,但在國內的發展要在90年代後期,而且主要是服務於大型公司,挖角的也都是各公司的高階型人才,幾乎全都是高管,ceo、cto、o等職位。
獵頭公司的出現改變了國內曾經一貫的鐵飯碗理念,樹挪死,人挪活,同時帶動了國內職業經理人的人事變革。
而光輝國際正式這個行業的佼佼者,並且在99年成功上市,其亞太中心公司設在港島,而燕京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辦事處。
但陳渤現在缺的不是業界的大佬,他更需要的是潛力小牛,能夠和公司共同成長的人才。而且網際網路行業裡大牛就那幾個,都是持有股份的,挖來意義也不大。雖然這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難度,光輝國際還是接了這一單。
星河拾捌文化的辦公室內,陳渤踏著輕快地步伐推開了小會議的玻璃門。
“非常抱歉,來晚了。兩位製片人應該已經認識了,就不用我再介紹了吧。”
陳渤假裝匆匆趕到,實際是給他們一個時間來瞭解和熟悉星河公司的經營理念和文化,不管是對藝人還是對影視製作,整體策略是保持一致的。
馬可和梁文景相視一眼,笑了笑,但又新生疑惑。
一個搞電視劇的,一個做電影的,這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一山難容二虎,兩個人如果不是心高氣傲又怎麼會想著從體制內脫離出來。
“陳總現在可是風頭正勁,媒體圈裡可都是你的傳說。”
經過陳渤上次的提醒,他也關注了那天動聽音樂網的新聞發布會,對於現場發生的事情,自然是瞭解的。從中也不難看出陳渤過人的應變能力,所以對他們之間的合作還是抱著很大期望的。
“都是虛名而已,讓兩位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