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搞個大新聞(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想法非常棒!”李自強不禁贊道,簡直就是一石三鳥。隨後眉頭一皺“但我總感覺這個方案好像還缺點什麼,雖然現在這個方案已經足夠完美了。”
缺什麼呢?陳渤聽聞此話也開始陷入了思索當中,作為網際網路的初期發展階段,所有的公司都是在摸索前行。天空網做的這些都已經足夠超前了。如果說缺什麼只能說缺少覆蓋面積,現在的網民才多少啊,跟全國人口總數可是沒法比。
還有一個就是讓這個專案應該怎麼樣發揮它最大的價值,創造更轟動的熱點效應出來。
“有了,音樂風雲榜不僅可以效仿biboard,還可以做成華夏流行音樂的格萊美獎!每年一期,搞成一個音樂盛典!這樣的話,不僅僅是現有的榜單力度,還會成為每年的媒體焦點。聯合其他唱片公司、娛樂公司將這塊蛋糕做大。”
陳渤將剛才所想的一股腦地說了出來,看似思考的挺多,實際上不過是一剎那的事情。李自強都有點服氣了,就這一會兒又丟擲一個方案來。腦子也太靈活了!
“天空網這個音樂風雲榜百事投了,你也不用去找其他公司在談。但是專案策劃需要再完善一下,我希望看到一份完美的策劃書。對於百事集團來說,錢不是問題。問題是能不能出效果,我需要的就是公眾眼球的吸引度和媒體的曝光率。”
李自強對這份策劃案也提出了他自己的意見,陳渤欣然同意。商務合作向來是多輪溝通細節,再拿出解決方案才能定下來的結果,並不是三言兩語那麼簡單的過程。像新聞裡兩個國家或公司在發布會上最後僅僅就簽個字而已的秀場,背後都有著無數人員長期的努力。
陳渤回到酒店將方案改過了之後,腦子裡又冒出了一個絕妙的想法。
第二天上午,陳渤的身影並沒有出現在百事集團的公司,而是去了另外一個地方,位於和平裡東街的光線傳媒公司。不是應該去和百事談合作麼?為什麼又要到這來了呢?
這裡便是陳渤這項完美計劃後的最後一塊拼圖,光線傳媒有著豐富的媒體渠道平臺,98年才成立的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其製作的《華夏娛樂現場報道》就賣到了數十家電視臺,而且還有豐富的活動策劃經驗。
如果要把風雲榜做到像格萊美那樣,頒獎晚會的各項活動策劃,事件安排。絕對不是動動嘴,你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步子邁得大了,容易扯著蛋。
陳渤來到光線,首先亮出的籌碼就是已經和百事談了合作,再加上唱片公司的授權。別人對你不熟悉的時候,就要看你的合作夥伴是不是業界大牛,一出手就要先震住對方。
光線總裁王昌田在媒體行業摸爬滾打十多年,也不是那種好糊弄的。隨便來一個人就自稱百事和百代的合作夥伴,而且還只是個20出頭的小夥子,任誰都不會立刻相信。
“喂,鄭總。跟你打聽個事兒啊,百代唱片是不是把電子音樂版權授權給了一個叫做天空網的網站?”王昌田作為娛樂媒體,自然常跟影視、音樂公司打交道,和鄭榮森也是老熟人了。
“對,是有這個事。因為是個小事,就沒有開發布會。有什麼問題嗎,王總?”電話那頭的鄭榮森一頭霧水,什麼事情值得打電話親自過來問的。
“沒什麼事,就是我公司來了一個小夥子,自稱是天空網的ceo,說是百代唱片的合作夥伴,還和百事集團也達成了意向。我這也就是確認一下。”
“哦,是不是一個穿t恤,牛仔褲。叫陳渤的一個小夥子。如果是他就對了,我和他見面聊過,是個很有想法,有前途的年輕人。”
“對,對。沒錯,就是他。有空一塊吃飯啊,我就先不打擾你了。”
也就怪陳渤打扮的太普通了,一直就是t恤牛仔,因為這樣穿著舒服啊。而且網際網路公司極少有很講究衣著打扮的問題,商務打扮的都比較少。就一時沒注意,他也忘了畢竟這還是個以貌取人的社會。
王昌田確定了陳渤的身份之後,便回到了辦公室內。他不缺乏投資的眼光,但不想浪費時間。陳渤也不囉嗦,直接將策劃案推給他,看過之後也就明白了。
其實光線內部現在也正在籌劃這麼一檔音樂節目,只是還在討論立項當中,最大的問題不是別的,也是缺錢。別看他這個公司看起來很光鮮,但也沒多少利潤。現在的電視節目主要還是比較傳統的做法,製作播出一體化,所有風險都有製作單位來承擔。
電視臺都是國有媒體,就不存在風險問題。但是現在也在嘗試著改革,節約降低成本。比如說某省臺拍一部電視劇,投資1000萬。如果比較熱播,收視率也高,賣廣告費的同時還能將版權賣給其他電視臺。如果說是砸了,廣告費也收不了,版權也賣不出去,就賠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