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澈此番順利解決了十三郡的問題,算是難得的天賜良機,貴妃的想法是要趁著皇帝心情好,趕快趁熱打鐵,或是讓宇文澈自己請求陛下賜婚,或是她這個貴妃再尋了機會牽線,總之不能白白錯失良機。

貴妃本相趁著八月十五的功夫把宮外重臣的官家小姐全都宣進宮來,正好讓賀若雪也藉機進宮,最好能在中秋敲定了同宇文澈的婚事才是最好,不過如今慶國公再三催促,恐怕這計劃等不到中秋宴了。

八月初二正是貴妃的生辰,每一年宮中都會大力操辦,畢竟貴妃身受皇帝寵愛,所以內務府的也不敢怠慢,可是今年皇后剛歿了,宮中兩年不能掛紅,此刻貴妃要是提出大辦壽誕,定然壞了規矩落了下乘,景文帝已然同貴妃生氣,好久沒有來後宮了,此刻貴妃絕對沒有那個膽子在這個時機找皇帝的不痛快。

“和姑姑,你去和御膳房的張總管過個話,就說不必操辦本宮今年的壽辰,皇后娘娘故去,我等後宮眾人自要為皇后娘娘安心祈福,斷不可鋪張浪費,奢靡無度。”

和姑姑應喏,貴妃做事一向周到,壽宴一事無論如何是辦不成了,若是等皇帝親自來說項,反而落了下乘,讓人覺得貴妃無禮小氣,對故人不敬。倒不如主動提出來,叫後宮眾人都瞧瞧,這才是貴妃的心胸和態度,便是皇帝也會覺得貴妃溫婉懂事,心中讚賞。

梅貴妃到底是在這宮牆之中打磨的久了,心機頗深,吩咐和姑姑給了御前胡總管些好處,貴妃仁義大度,自請取消壽宴一事不多久就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裡。

景文帝抿唇:“貴妃真是這樣說的?”

胡總管站在一側,略微垂著頭,正所謂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若不是貴妃身邊的和姑姑送來的是一粒南海少見,大祿難求的夜明珠,他也不會這樣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就收入囊中,實在是那珠子太少見了,他老總管眼瞧著就要隨著皇帝給那些小崽子沒挪窩了,若是在不趁機撈些錢財傍身,下半輩子可怎麼活呦。

組織了下語言,收了人家的禮還是要說些好話的。

“正是如此,奴才聽說貴妃娘娘早早的就主動吩咐內務府無需操辦今年的生辰,以告慰皇后娘娘,表達心中敬意。因著貴妃娘娘此舉,楊妃娘娘也主動提出,八公主的及笄禮也不準鋪張,只消在楊妃娘娘的璞雲宮簡單操辦一下即可。有了這二位娘娘帶頭,內務府的那幾位大人倒是清閒了許多。”

景文帝欣慰的點了點頭:“難得貴妃懂事,又能以身作則,到時給後宮眾人帶了個好頭。”

胡總管點頭:“確實,貴妃娘娘此舉著實難得。”

梅貴妃從進宮以來速來囂張跋扈,遠不比皇后溫婉賢淑,不過因著慶國公和權勢和景文帝的喜愛,這麼多年貴妃的性子也沒有半點收斂,反倒愈加變本加厲,若是放到過去,壽宴不辦那還了得?從簡都能讓貴妃娘娘捅破後宮的天。

景文帝嘆氣:“貴妃從來驕橫,如今倒是愈發的懂事了,確實難得。”

老皇帝想起過去同梅貴妃相處的點點滴滴,那樣嬌豔如花的人兒,時而撒嬌,時而嬌嗔,確實比一直默守宮規的皇后要討喜一些,這也是他更加寵愛貴妃的原因。

“朕有多久沒去看過貴妃了。”

感覺好像好久沒見到梅貴妃那樣生動鮮活又調皮的人兒了,皇帝聞起來。

胡總管皺眉,慶國公和貝子澈私下連橫,貴妃連著好幾日送湯送水的逼著皇帝賜婚宇文澈和賀若雪,這才惹惱了皇帝,已經有一個月沒進入後宮過了,景文帝日理萬機,一時忘了也是有的,畢竟後宮的女人多了去了,哪裡能事事都記得,可是他這個御前總管可不能溜號,條條樁樁,那一條都不能忘了。胡總管可是人精了,思忖著這話該怎麼回,眼瞧著陛下有些心軟,開始念著貴妃的好了,若是多嘴說了這前因後果,保不齊不會壞了貴妃的好事,好歹也是收了人家好處的,更何況如今宇文澈風光無限,想來此刻便是貴妃再提出賜婚,皇帝應該也不會太排斥吧?想到這些,胡總管打定了主意,正所謂言多必失,還是少說點話吧。

“回稟陛下,陛下進來公務繁忙,已經有一月未踏入後宮一步了。”

景文帝挑眉:“哦,都這麼久了嗎?朕整日真是忙暈了。”

胡總管笑盈盈:“陛下整日憂心國事,哪裡有精力關注這些。”

瞧著皇帝臉色不錯,胡總管頓了頓,這麼多年的察言觀色可不是白練的:“陛下,您這奏章已經瞧了大半日了,要不要去御花園走走?聽說御花園的花兒近來開的不錯,陛下若是有心情,出去透透氣也是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