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萬的聯軍,對上這樣一座孤立無援的晉陽城,不知道他們,又能夠守住多久?

李治對此,有著滿懷的愁思,感覺事情非常的棘手,頗有些超過他處理能力感覺!

此次世家聯軍聚眾而來,但一路上卻是秋毫不犯,甚至聽說和沿路官員還說說笑笑,打好交道。

聯軍之中,有著能人啊

若是聯軍如傳統的造反大軍,或者說退一步而求其次,真是忠義之師,想要清君側,也不該是這樣的啊。

清君側,起碼不應該一路攻略城池,大戰不斷,才能到達最後的目的地嗎?

誰知他們面對的這一夥聯軍,一路上卻是不僅沒有發生過大戰,隊伍還越發壯大,細細想之,真是可怖可懼啊。

先是以十幾萬大軍威壓,大義在手,迫得第一座縣城自動開啟城門,而後客入為主,對百姓卻又秋毫不犯,只是招募士兵,說明目的。

使得一路順暢,壯大無數,後面的城池見此,恐怕即使認為對方是居心不軌的人,也會遲疑一下吧?

畢竟對方這一路的所作所為,絕對稱得上是忠義之軍。

但就是這一遲疑,世家中先是威壓,表示此乃滾滾大勢,無人可擋,隨後便派名滿天下的名仕孤身一人入城述說利害。

若是主官不開門,或許還會堅持一段時間,但面對那些名滿天下的名仕,又有哪個地方主官,可以拒絕?

又誰敢拒絕?

不怕事後被算賬嗎?

所以名仕順利進城,主官自然就得招待,三言兩語,分說厲害,什麼他們此行只誅首惡,對於旁人卻是秋毫不犯。

對於秋毫不犯這一點,他們一路過來,可以說是展現得淋漓盡致。

那些地方官豈能不信?

或許即使心中還有著一些不信和猶疑,但在大勢面前,在幾乎整個南方世家聯合的處境下,低頭的打算那也是居多。

李治心中嘆息,這幾日的琢磨,算是徹底明白世家的厲害了,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使用的真是出神入化,不知不覺間,便讓人上了賊船。

可也就是對方這厲害,讓李治的心中,對於世家的剷除,有了徹底的堅定。

對方越厲害,就越需要消滅。

想到掌櫃的以前一直執行的策略:不斷削弱世家,讓他不禁佩服掌櫃的遠見和格局。

在他們都還沒上心,沒在意的時候,掌櫃的已經發現,世家有著坐大之態。

對於此次段志玄能識時務,看清局勢,李治也是有些欣慰,雖然沒有直接過來幫忙守城,甚至沒有直接出兵鎮壓,他也沒有太在意。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古代的名分問題。

段志玄的問題,和沿路郡縣主官一樣,不是他們沒察覺到世家起大軍,如此明張目膽的來晉陽城,恐怕有著其它的心思。

但首先,他們沒證據,其次,沒有名義。

雖然鎮壓叛亂,是所有官員的職責,但在此刻世家聯軍沒有明面上亂殺一人,並且還秋毫無犯,而且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

算是把名分問題給扣死了,也把旁人的處境,給困在了一個角落裡。

這時,除了朝廷的旨意傳來明言斥責,定下罪名,他們都是沒這個資格的。

若是阻攔,被對方扣下一個奸佞同黨的罪名,咔嚓一聲,那就死的太冤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原因,另外兩個,便是世家在南方的影響力,以及李唐建國不久,不足以讓很多人,為了這個還沒爆發出來的大禍,去用自己的身軀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