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察山坡背面,外面的將士豪氣幹天,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好不快活,瀟灑恣意!

但最中間處的大帳中,卻是一幅截然不同的局面。

這裡,氣氛凝重,沉默無聲,甚至細心觀察者,更是有著一些劍拔弩張的味道。

不約而同的,就是右面的將軍們對左面將軍們,以及上首的李靖有著深深的不滿。

目光森嚴處,更是在上首的李靖處!

“李靖,你下令屠殺的時候,可有想過最後的後果?”

右邊首位的李績,再也忍不住了,直呼其名,當場嚴聲質問道。

本來在軍中,最重上下尊卑,主帥威嚴,無人能犯,但在此刻,李績卻是再也管不上這麼多了。

目光死死的盯著主位上的李靖。

雙眸中,甚至還帶著濃濃的審視和警惕,這對於他們這些當年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來說,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之所以如此鄭重以及嚴肅,就是因為李靖在北面戰場上,突然下達了大屠殺的命令。

這個大屠殺,不僅是針對吐蕃的戰士,還有牧民,上至老者,下至在襁褓中的嬰孩孕婦。

無一倖免。

這在大唐,無論這個將軍以往是多麼的戰功赫赫,都是絕對駭人聽聞的,會受著全國人民的道德漁輪轟擊。

華夏一向自詡禮儀之邦,最重人倫道德,屠戮老人和小孩,以後是鐵定被釘在恥辱架上的了。

無論這一戰是勝還是敗,最後回去,十有八九就是李靖被賜死之時。

所以李績一得到大屠殺的訊息,便帶著秦瓊張亮這兩員大將,極速從西面戰場趕了過來。

西面戰場也暫時由高士廉所指揮。

但千趕萬趕,趕到之後,還是晚來了一步,大屠殺已經結束,方圓數百里,全身牧民的屍體。

暗紅色的血液傾染了整片大地,屍山血海,不過如是,濃重的血腥味,就是數十里之外,都能清晰的聞到。

這樣瘋狂的命令,李績就想問,李靖為什麼敢下?

吐蕃的戰士死多少都無所謂,只會化作他們的赫赫戰功,但吐蕃的牧民百姓,卻是另一個性質。

百姓天生就是弱勢群體,他們軍人征戰,為的不就是保護百姓嗎?

吐蕃百姓和本國的百姓雖然國度不一樣,但在華夏的道德上,卻是一個層面上的。

這樣的事情若是傳了回去。

不僅是李靖會得個人屠的稱號,就是他們的陛下李世民,都有可能被罵成是殘暴之君。

這對於一向心高氣傲,渴望著成明君聖君的陛下怎麼可能能忍?到時候,還是得把李靖給丟出去。

讓他背了這個不聽聖令,無視道德的罵名。

而李績此來,就是得問清楚,李靖到底是怎麼想的,同時也有著謹防李靖做出狗急跳牆的舉動。

他作為這支大軍的副帥,有必要,也有義務保證這支軍隊,仍是屬於大唐的。

而不是他李靖個人的!

這個質問話語一落,擲地有聲,但兩邊聽著的將領卻是靜默寂聲,眼觀鼻鼻觀心。

尤其是對面的程咬金和尉遲恭,兩人雙眸微垂,心中默唸著看不到自己。

當初李靖發出這道命令的時候,他倆其實試著勸過一次的,但很明顯,一次沒勸成功。

也就沒再糾結了。

跟著在後面大殺特殺了一番,尤其是程咬金,以前他只有三板斧,在隋末都能創出赫赫威名。

現在有了第四板斧,就更是瘋狂。

一斧不夠?

兩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