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國主話語一出,眾位大臣紛紛附和,說自己時間寶貴,哪能任由楊軒如此折騰。

楊軒差點被眾位大臣的黑白顛倒功夫給逗笑了,不過這麼個情況,他是笑不出來的。

扶桑國主意思很明顯了,自己被迫背上抄襲之名,若是今天不好好為自己證明清白,以後永遠都摘不掉了。

即使是自己所做的菜,統統會被世人冠上盜菜的臭名聲,說不定史官在史書上記載一番,楊軒這個名字還會遺臭萬年。

楊軒正色道,“國主,楊軒此番前來貴國帶有十二萬分的誠意,只是事情發展成現在這個局面,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之前我提議重新比試一番,沒想到我和田靜四做的菜一模一樣,現在不是追究誰抄襲了誰的,因為現在我們兩個人都說這道菜是自己創作的。”

扶桑國主聽到楊軒這麼說,並未聽進去,“第一次比試,你們兩個人做了不同的菜餚,讓你們重新比試,你們居然做了相同的菜餚。

既然大家都說是楊軒抄襲了田靜四的,那麼吾現在也不得不懷疑,從一開始楊軒你就用菜端錯這個方式想要混淆視聽?

一直以來,我們與大唐互通有無,也聽說大唐民風淳樸,人民聰明善良,熱情好客,可是吾現在嚴重懷疑大唐的社會風氣徒有虛名,說不定就是你們為了美名故意傳播……”

聽到扶桑國主拿這件事去牽扯大唐的社會風氣,楊軒是可忍孰不可忍,明明自己才是受害者。

扶桑國主是有心想要貶低大唐一番,來抬高扶桑的地位,統治者的較量不應該從一道菜來比試。

為了替自己洗脫冤屈,不讓大唐被抹黑,楊軒要求重新做菜,而且是當著眾人的面親自做菜。

讓那些遠觀的人們可以靠近圍觀,這樣就會有很多見證人,到時候田靜四和大臣們無法再黑白顛倒,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除非那些大臣他們連尊嚴和麵子都不要了,才會繼續睜著眼睛說瞎話。

一開始扶桑國主並不同意楊軒的請求,畢竟現在的局面是田靜四贏了,可是就像楊軒所說,比賽結果仍然引起很大爭議,那些前來觀看的外圍群眾有很多發出疑問。

田七也力求國主答應楊軒的請求,對國主說,堂堂正正的一較高下,若是田靜四廚藝真的是最好的,也好讓田靜四贏得明明白白。

外圍群眾也有和田七提議相同的言語,一時間國主也不好再言詞拒絕,便答應了楊軒同田靜四休息半個時辰之後重新比試。

不過國主規定不可用相同的主菜食材,可以讓群眾上前觀看,以防再出現之前的事件。

楊軒和田七相視一笑,田七相信楊軒的做菜能力還有人品,所以楊軒這次是贏定了。

國主的決定,當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了。

田靜四看著楊軒和田七的坐在那裡說說笑笑,楊軒的臉上更是充滿了自信,他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