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一下覺得面子抹不開,在場的顧客倒是信以為真,非要讓店家試一試,再者說,剛剛從店門口走進來的這幫顧客,本來就是買好了飯菜準備回去做,現在直接將籃子裡面的菜就往魚缸裡面丟。

誰曾想,這些魚根本就不屑一顧,不願意去吃這些水果蔬菜。

反倒是一位客官向裡面丟了一大塊肥肉,這些魚飛快的遊了上去,全部都搶得一乾二淨。

店家被徹底打臉,自然是不會讓楊軒在這個地方繼續說著話,直接推搡的就將楊軒給推出了店門。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你們以後買菜做飯一定要掌握個心眼,不要被他們這些,只圖眼前利益的無良商家給欺騙了。”

楊軒也算是在異國他鄉路見不平一聲吼,只不過他這樣的做法實在是讓旁人難以理解,不知道為什麼一個異鄉人竟敢如此。

不過既然他找到了這條魚,應該從哪裡都能買得到,自然也是了結了一樁心願。

於是楊軒哼著小曲兒,大搖大擺的在菜市場閒逛,想著今天竟然如此的暢快,不如多做幾道小菜,晚上也好犒勞犒勞自己。

正當楊軒在考慮著晚上應該做些什麼飯菜的時候,楊軒無意間瞥到了路邊小攤做飯的場景。

一般來說,在唐朝做飯都是要將所有的菜給清洗乾淨再下鍋。

卻不曾想到,這些人直接就用海水,將魚和海水直接燉在一鍋,所有的菜也不必清洗,直接從海里撈出來就往鍋裡丟,而且也不放調味的各種調料。

這種奇特的做法,一下子就吸引了楊軒的注意力。

都說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只不過唐朝人的做飯習慣影響著楊軒。

這個島上的人做飯,便又是另外一番風趣,惹得楊軒不由得駐足觀看了起來,完全忘記了自己一會兒還要買菜,給自己犒勞一下的事情。

反倒是楊軒轉念一想,不如就在街上吃,好好的品嚐一下當地人是怎麼處理這些美食。

正當店家將所有的美食全部都端過來讓他品嚐一下的時候,楊軒才發現海水竟然是鹹的,如果海水的鹹度和這些魚肉相抵的話,說不定還會有更大的作為,於是楊軒一下子就醞釀出了一道新菜的做法。

只是現在楊軒急需找一個地方來施展一下他剛才所想到的這道美味佳餚。

將唐朝所用的所有的食材做法,和印度那邊進貢來的香料放在一起,還有這邊的海水,想必碰撞之下肯定會有讓人驚豔的美食。

細細的品味了一下,店家所做的魚,楊軒還是覺得唐朝的做法更貼合人意,畢竟店家所做的魚並沒有將於所有的腥味全部都去除,而是直接用了當地的海水,也算是一種節約資源的辦法。

楊軒轉身向店家討教:“其實我是從大唐來的廚師,剛才評論了你們家所做的魚,我有了一些大膽的創想,不知道您能否將廚房租給我用?”

店家一下子就明白了楊軒的來意,覺得楊軒是來砸場子的,怎麼可能將自己的廚房租給楊軒用了,自己還要招攬顧客,所以店家自然是拒絕了楊軒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