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此等封賞,臣有異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御書房。
下了朝後,房杜等幾個重臣幾乎和李世民前後腳進來。
“幾位愛卿,可是有什麼事情要私下和朕說?”李世民笑著疑惑道。
幾人互相看看,房玄齡率先上前拱手謙遜道:“臣對此次論賞,有些地方不明白,還望陛下教誨。”
“哦?”
李世民似是非常驚訝,伸出右手請道:“房卿你說,有什麼不明白的,朕一一給你講解。”
隨後又看著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三人,不置可否道:“你們幾人,也是有不明白的地方,想找朕講解嗎?”
“是,還望陛下請教。”
三人坦蕩拱手道。
何止是有一些不明白啊,簡直是除了最開始說好的立李治為太子外,都是不明白。
那些論賞,陛下事先都沒和他們商量過,若不是幾人顧忌正值大勝,是大喜的日子的話,在朝堂上就得說出來。
到時候宰相和皇帝在朝堂因論賞之事爭執不斷,不僅是皇帝面子上不好看,說不定還會寒了功臣的心。
是以即使是連一直以耿直諫言著稱的魏徵也是暫時忍住,跟著幾人私底下一起來問責。
房玄齡斟酌好說辭,準備以最小的分歧處下手,不然萬一第一下就談崩,接下來也就不用談了。
可別以為皇帝和大臣,是簡單的從主關係,其中的牽扯糾葛,大的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就比如說這次,幾人就敢對皇帝的命令提出質疑,若是皇帝的解釋不能說服他們。
事情甚至會進一步擴大,皇帝下令封賞,三省中樞堅決不執行,除非皇帝強行罷相,換上一個順從的人上來。
不然事情的解決辦法,唯有兩邊不斷商談,互相妥協,看誰的耐力,能力,更強。
最後的結果,自然會偏向於哪邊。
“陛下,微臣第一個不明白的地方,便是對雀仙侯楊軒的封賞,此前論定升雀仙公,在這個時候,確實顯得有些恩薄,但開府建牙,儀同三司,這個,封賞的是不是有些太重了?”
房玄齡詢問道傲。
別看雀仙公世襲,參知政事,太子少師這些名頭,聽起來是都很大,是最重要的。
開府建牙,儀同三司,反而是最輕的賞賜。
這卻是要論它們這幾個職務中的權柄問題,前三者,國公世襲,每朝每代,沒有十個,就有八個,只是一個縣的賦稅權而已,國家還不會看在眼裡。
參知政事,這是兼職宰相的權柄,聽起來似乎也很大,但所有人都能看出,楊軒在今,下兩代皇帝的眼裡,都是重要的智囊。
尤其是下一代的李治,簡直都能算是楊軒一手調教出來的。
所以有沒有參知政事這個職銜,對於楊軒來說很重要嗎?
是以,這個職銜,也主要是以榮譽為主。
其三,太子少師,論官品,從二品,絕對是高官級別,但東宮官職,皆是仿造朝廷的。
所以這類似三公的職位,亦是老臣養老之職,是恩寵,沒有實際的實職。
前三者,要麼有實職,卻是楊軒可要可不要的,沒實職,那也是榮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