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從早晨出發,在中午時刻便到了山陽縣,山陽縣地處廣陽城西南方,屬於臨縣。

當初楚景能從山陽縣縣令一舉成為廣陽郡郡守,不僅是因為找到大樹,投機取巧,山陽縣的地理位置也是給他加了幾分。

山陽縣類似於廣陽城的衛城,靠得近,無論是道路還是繁華程度,自然都沾到了便利。

所以在考核上,山陽縣作為廣陽郡五個縣中情況最好的一個縣,自然就有著優勢。

隊伍在走到山陽周邊時,其實速度就減慢了,李治和楊軒這兩個為首的貴人下了馬車。

沿著官道一路走過去。

其他人,除了玄甲精騎,以及除非必要得在馬上拖著東西的僕人,自然也是盡皆下馬,跟著在後面一起走著。

這一路走來,田地裡當真是滿目蒼夷,半個月前栽下的幼苗,早已奄奄一息。

從一旁廣闊田野中望去,能見其間有著數不清的黑影夾雜其中,來去匆匆。

手上都有提著東西。

這些都是為自己家,或者為了賺工錢給別人家挑水的人。

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男子皆是光著膀子,只穿個褲衩,提著兩隻大桶,桶裡面裝滿了水。

女子穿著麻衣,肩膀上也是挑著一擔水桶,但體格卻是小上一號,前前後後,又有家裡的小孩手上提著勺子,或者小桶,盡皆在曬著熱日奔波于田間。

他們眼神堅毅,包含著熱情,在往自家田地裡倒入水時,都是小心翼翼,即使是小孩也是不例外。

因為他們聽家中長輩告誡過,若是往著幼苗上倒水,就容易使得幼苗損傷,會影響收成。

這些,都是他們未來幾個月賴以生存的糧食,不得不讓他們小心呵護著。

即使現在看起來,幼苗生存的希望的不大,以後的收成,也不知有還是沒有。

但只有這樣做了,未來才有著活下去的可能,他們不懂什麼大道理,惟願在今年這個大災年裡,能夠活著渡過。

李治和楊軒兩人平行走著,落後一步的是楚景與秦懷玉,之後又是隨行的官員,接著便是玄甲精騎等大隊人馬。

眾人無論真情還是假意,都是表情沉重,氣氛略有些低落,偶有聲音響起。

那也是遠方的父母,在呼喊著自家孩子走快一些,手上的勺子,小桶,拿的平穩一些。

小孩隨著父母呼喊,速度逐漸加快,有不小心摔在地上的,也是死死拽住手上盛水的物件。

抬起頭看著裡面還有水,露出歡快的笑聲,也不拍身上的泥土,繼續往著前方行去。

李治朝著身旁掌櫃的楊軒沉重感嘆一聲:“民生,多艱啊。”

楊軒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他的目光更遠,看的情況也更多,一直淡然無波的內心,在此刻也是觸動了心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說有著觸動,感受到蒼生百姓的困苦和偉大。

這次,他算是親身有著感悟了。

以前身處京城,繁華鼎盛,達官貴人絡繹不絕,因為種種緣由,誰都給自己面子。

自己憑著超前兩千年的見識,以及高超的武力,也是將所有人都玩弄於股掌。

現在再往回頭一看,才發現自己一路行來,出了風頭無數,但細細一想,卻不過都是一些虛名。

那隻能算是名聲,算不得民望。

所以他氣運收集也是一直緩慢,直到從長安出發,一路走到此處,辦了數件案子,殺得幾個貪官。

才真正讓百姓記在心裡,身負民望。

“殿下,民生多艱,這是常理,萬民困於水火中,如今殿下您的到來,正是屬於把他們救上岸來了。”

楊軒不說話,楚景卻是眼珠子一轉,順便吹捧一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