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一曲詩詞萬人捧(第1/2頁)
章節報錯
雀仙樓內的大小客官這下都驚奇了,也顧不上自己吃得正酣暢著,起身來到江元傑的桌前。
江元傑大筆揮墨,在寫的同時,口中也不自覺的吟誦了出來: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語氣飽含感情,落人涕淚,這首詩詞,代表著他當年風流瀟灑以及現今日落西山的完美寫照。
想想當年,一曲詩詞,引得長安城內大小娘子低吟婉轉,萬千青樓女子,爭相吹捧,人人都在喊著自己江郎,不僅求詩,也更求人。
而現在十幾年過去,當年紅頭纏唱的女子和美人,不是容顏已逝,就是早已忘記江郎之名。
前後兩段,對應的,不就是他江元傑的大半生嗎?
想到這裡,江元傑眼中不禁浸出淚水,不知是悔恨之淚,還是為美人容顏老去,自己也不再年輕而感到悲痛。
“好!”
“寫的好。”
“江郎之名,名如其實啊!”
之前那識出江郎之人不禁大讚賞道。
作為同一時代的人,他親眼見證了江元傑的崛起和短暫隕落,此刻見得這詩,他有感覺,當年那風迷無數青樓女子,讓大小頭牌花魁傾身倒貼的江郎,回來了。
“好詩,真乃好詩啊!”
“江郎?原來你就是江郎,失敬失敬,早就聞過你的名聲,今日才識得真人矣。”
“江郎,時隔十三年,這長安街頭的女子,又不會寂寞了,哈哈!”
“何止是長安街頭,我想這次,江郎之名,當徹底轟傳天下矣,江郎風流三年,十三年蟄伏,如今不惑之年再次引領時代的浪潮,傳到後世,必定為一時佳話矣!”
江郎之名一出,當年只聞其名,不識其人的一顧客,都是客氣的打招呼道。
言語間,話裡話外都是說不出的吹捧以及驚豔。
當年的江郎,在才華上就如現在的楊軒一般,一詩成名,萬千女子欲相爭奪。
不過楊軒是一詩之後,再未傳出佳作,而江元傑那三年,不知是作了多少萬千傳唱的詩作。
即使是在如今,他們其中有人去聽著戲曲歌舞時,也時不時有著點江元傑的作品。
可想而知江郎當年是多麼的炙手可熱?
而且,江元傑當初以弱冠之年就已經是舉人了,更是有著傳言,江郎入科舉,狀元之名如探囊取物。
這話也不是說說的,當時還是太上皇李淵在位,對於江元傑也是備受推崇。
不過江元傑那時或是年輕氣盛,或是風流成性,不願再考,對於李淵的徵辟也推辭了,只是安心在美人窩中消遣度日。
只是後來,突然一時才盡,不然今日的江元傑,當是註定名留青史,千古傳唱的人物。
不過今天能恢復過來,也是讓眾人感到欣喜。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