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隨口讓長樂早點回去休息後,就帶著王德直奔太極殿。

今天雖說是朝休,可最近出了這麼大的事,誰又豈能真正的歇著,所以在接到通知後,都是直往太極殿而去。

太極殿。

“諸卿,這便是雀仙侯所出之策,大家都看看吧。”

說著,李世民示意把紙條傳下去。

他也是多年征戰,當年也帶帶領過騎兵,深知騎兵的優劣,現在看到楊軒的計策。

隱隱感覺可行,可他不打仗已經很多年了,所以還是想集思廣益,讓文武百官都說說看法。

文臣看完,都是矜持的點點頭,眼中閃過一抹喜色,可畢竟自己算不上專業的,所以都沒先開口,等著隸屬於武將的大臣看完。

在李靖等軍中大佬走了後,武將之首,就得屬兵部尚書的侯君集和大將軍的高士廉了。

兩人都是深知軍事,細細一看,初看淺顯,可一步步做下來,確實是剋制騎兵的大招。

尤其此刻他們還是防守一方,更是盡皆有著大用。

第一條,拒馬車陣,以鋒利的竹尖構成,前後兩邊,若欲移動,可在下面安裝車輪,在停下時刻,以栓木鎖住,萬鈞難動。

拒馬陣在早期其實就有,可不能移動,只能用於防守,安裝車輪卻屬天馬行空的想法,實是難得。

因為騎兵最大的便利就是來無影去無蹤,總不可能己方一直待在城牆邊,不出擊吧?

而距馬車陣,卻是大大減緩了這種麻煩。

第二條,套馬索,萬馬坑,顧名思義,這是防禦騎兵的利器。

第三條,標槍,以毛竹為體,一頭削尖,擲出。

第四條,滾馬丁,呈立體三角形,或以堅石鑄就,或以銅鐵煉就,三頭尖銳,若用銅鐵,可如鑄劍般,使用三角模具。

總共四條,每條後面都粗略的寫下了各樣的使用辦法,這每一條,看得帶領過騎兵的將領,都是心下一寒。

想到若是騎兵在路上走著,有繩索,有馬坑,後面又有敵軍標槍投擲,地面上還有滾馬丁這種新鮮的東西,若是還有衝過來的,距馬車陣一推。

這就是再多的騎兵,來到後面,恐怕剩下的也就十之一二了吧?

尤其是雀仙侯創造出來的滾馬丁這玩意,完全是為剋制騎兵所生,不僅是防禦,就是在半路上遇到,或者追擊遭到反打,抑或埋伏。

簡直就是神兵利器。

讓敵軍的馬發揮不出任何的作用,甚至因為馬掌受傷,馬匹不受控制,引發亂衝亂撞。

幸運點,更是連打都不用打,直接覆滅敵軍。

即使勉強控制住住,馬掌受傷,馬就廢了,沒了馬的騎兵,就是步兵。

而步戰這方面,大唐又怕過誰?

“陛下,有此策在,可勝十萬大軍矣。”

“陛下,臣亦認同雀仙侯此策,提議立即實行,前三條,都能讓前方郡縣自行鑄造,第四條滾馬丁,臣建議,工部大力製造,三日內,務必要有十萬滾馬丁,滾馬丁不用太大,一尺左右即可。”

“陛下,臣工部,必定不負所望。”

......

喜歡大唐之最強酒樓請大家收藏:()大唐之最強酒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