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旁人敢這麼做,別說三司會審,就是立即拉出去砍頭都是有著可能!

只能說,陛下對楊軒,仍是器重不已啊!

在場的,都是人精,怎麼可能會想不到這一層面?所以當下眾人心中,對楊軒都是有些驚羨起來!

高官爵位,在官場上其實都是虛的,最重要的,還是簡在帝心,有著情分啊!

不說眾人這樣想,李世民對楊軒的做法,確實有些頭疼和忌諱!

恐怖的身手,摸不透的想法!

別說是個明君,就是個昏君,恐怕每天都得膽戰心驚的吧!

不過也和眾人想的一樣,雖然有著忌諱,但他心底,還是偏向楊軒!

改革,仍是首要的!

“陛下,雀仙侯殺人,雖是有著過錯,但國子監士子,卻也是有著責任,聚眾想襲擊當朝侯爺,這是對朝廷的蔑視,臣請奏,進行處理!”

刑部侍郎,這時也是突然上前道!

既然對陛下的心理有了猜測,接下來的事情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了!

或許有人會認為滿朝文武太過偏袒楊軒了!

但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知道,楊軒一人在朝廷,在天下面前雖小!

但他在此刻,卻是代表著科舉改革是否繼續進行!

作為提出科舉改革的首人,如果在科舉還沒開始就出事了,支援改革的群臣會怎麼想?

天下人會怎麼想?

朝令夕改,朝三暮四,這可不是治政之道,就像顏面一樣,在開始說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說完,就被狠狠的扇了一巴掌,其影響可想而知!

別說科舉改革是對的,就是錯的,在這個時候,也是必須保證它的正常進行!

這也是華夏政權的通性!

國家永遠都是對的,如果產生了錯誤的後果,到時候只需拉出幾個替罪羊即可!

不是他們的政策錯了,是辦事人沒領悟他們的旨意!

閒話少敘,隨著又有人進言,朝堂上頓時恢復了往日的你家唱罷我登場的景象!

聚眾計程車子死了,無論多大的過錯,什麼懲罰,對於他們自然都沒什麼關係!

而這,雖然聚眾襲擊侯爺,屬於以下犯上,但也談不上謀反,何況本人已經死了!

所以,也牽連不到家人!

但既然有了進言處裡,當然要有背鍋的物件,而國子監上下官員,自然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