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他們敢造反,不然就得被迫的潛默化接受!

而造反,對於五姓七家可能輕而易舉,但對於儒家來說,卻是難上加難!

儒家現在已經和朝廷為一體,也一般都是文臣,手中無兵,而且儒家中,也是一盤散沙!

除非是孔孟再生,不然斷難以聚集在一起!

即使是朝堂上的諸多文臣,大多也都不是純儒,而是夾雜著其他幾家的學術思想!

這也就是在開國時期,在亂時,純儒毫無作用,甚至因為理念問題守著死理!

容易被軍閥所殺!

而如果是在盛世,以及國朝的中後期,別說想要實施,就是有這樣的想法!

也都要有著被已然做大的文官集團給反廢除!

所以,如果實施的好,在朝堂上的反彈不會太大,至於民間,吵得再響!

也不過是水中撈月,一場空!

李世民話落,武媚娘等人也是好奇的看著楊軒,想要知道自家掌櫃是哪家的人!

掌櫃的以往展示的才能很雜,似乎什麼都會,但就不知具體是哪家的弟子?

而至於李世民的那屈身一拜,都被眾人直接無視了,第一次見,還會震驚!

但見得多就已經麻木了!

同時,心中也有著濃濃的驕傲感,看到沒,連皇帝都在咱掌櫃的面前屈身一拜請教!

當然,其中的李治雖不是這樣想,但也是有著同樣的驕傲感,為自己能遇到這樣一個亦掌櫃亦師的人,而感到慶幸!

“分百家考試,選其才能者,填充朝廷各部,百家雖然沒落,但其中技術,卻是值得肯定!”

“墨家的填充工部,法家填充刑部,縱橫家和名家填充鴻臚寺,雜家填充戶部.....”

既然對方問,楊軒也不遮掩,直接把自己所想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百家之中,各有擅長,但其實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每一家,都代表著朝堂中的某部分職能!

而朝堂中,現在還好點,因為能從亂世脫穎而出者,都是有著自己的才能!

甚至一人兼多家之術!

但待到後期,滿朝儒臣,你讓一個儒家的去做法家、兵家的事情!

能做的好嗎?

這也是待到王朝中後期,容易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

而且,滿朝儒臣,都自稱孔子門徒,可想而知,天然的就是盟友,在對抗皇權上,也是容易齊心協力!

就像是後面的宋朝以及明朝,文臣一家獨大,滿朝上下,毫無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