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竹林給了雲雁回靈感,他找到之前幫忙找過狗還給過美甲法子的大食商人,這大食商人做的是琉璃生意,雲雁回要在他那裡定琉璃器。

雖說大宋境內也有做琉璃器的工坊,但是大食的琉璃器透明度最高。

雲雁回正是想打造一個透明的玻璃缸,要體現綠毛龜,當然是用玻璃缸最好,只是在運送的時候,不免會麻煩一些。

但是,所幸大宋送國禮,也有一些易碎的器物,所以向來很是小心,防震一向做得很好。

之前雲雁回也思考過,用玻璃缸會好一些,但是空蕩蕩的還不如古樸的水缸符合這時候的審美呢。

不過現在,雲雁回有了想法,那就是水草造景。

他準備在玻璃缸裡造景,以前雲雁回有個同事就很喜歡玩水草造景,在水缸裡用木根、水草、沙土、石頭等東西,擺放出自然景色。峽谷、森林、高山……各種各樣的景色都能呈現出來。

為了裝飾,以及清理難看的水藻,還會養各種魚。一開始雲雁回去他家看到水缸裡一大群魚還有蟹、螺之類的,還以為他是喜歡養魚呢,瞭解了之後,才知道其實他玩的是水草缸。

若是造這樣一個水草缸,把綠毛龜放進去,想必相得益彰。

而且,日後也可以多設計一些,搭配綠毛龜賣出去了。

雲雁回找那大食商人聊了半晌,得知他要訂做時間費得有些久,但是,像雲雁回所說的那樣純淨度高,造型上沒有什麼花俏的缸形琉璃器,他們的工匠平日練習倒是燒出來過,根本沒想過賣出去。

雲雁回大喜,將那玻璃缸買了,雖然比不上現代的純淨,但是也很不錯了,於是又約定訂做一批。

大食商人沒想到以前結下的善緣,現在還有生意找來,也很是高興。

時間不是很夠,若是正經造景,還得等水草慢慢長起來,幸好雲雁回想造的這一個景,很簡單,耗時不長,基本上不必等到,擺完等水澄清就可以了。

雲雁回擺弄了幾日,將景造好了,又把鄭凌選出來的綠毛龜放進去,一看效果果然很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鄭凌見了,震驚了,“雁哥兒,這真……真……”

沒法用漂亮來形容,這個景其實很簡單,但他就是被震住了。

而且像這樣的裝飾方法,也未見過,倒有點像把之前雁哥兒弄的樓盤模型套到了水缸裡——這也能套上!

要鄭凌說,這與他們賣的綠毛龜,真是天生一對,互相襯托,彼此抬高了身價!

若是用這樣的包裝法,日後賣綠毛龜價格必然要再提高的。

“你覺得還不錯吧?那就好,我給官家也看一下。”畢竟這是雲雁迴向仁宗申請的,去給仁宗掌眼,證明一下他的商品不止是蹭使團的逼格,也是發揮著自己的作用的啊。

雲雁回將玻璃缸搬到了宮裡,給仁宗看。

還特意請開封府f4來幫忙了一下,這才平穩地把玻璃缸搬到宮中。

雲雁回將玻璃缸放到一張桌子上,陽光從門外照進來,絲絲縷縷的光映進缸中。

仁宗從殿後進來,一眼便看到了玻璃缸的正面,腳步竟不由自主停滯住了。

“……”仁宗目不轉睛地盯著水缸看,半晌才緩緩說了兩個字,“妙哉。”

這水缸中的景色十分簡單,背面缸壁被貼上了深綠色的背景布,透過正面和兩側的透明缸壁可以看到,缸中底部是一層砂石,上面生了一些綠色的小小的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