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微服突擊開封府,除了在有名的開封府食堂逛了一圈,吃了兩道菜,又與通判見了一面。

據說勉勵了一下通判,讚賞他在少尹不在的情況下,當好了家,大家工作也都很努力,又賞了些冰和果子方離開。

開封府上下都很忐忑,覺得這極不正常。

過了一日,方有訊息傳來,證實他們內心的猜想正確。

原是包拯前往陳州查賑,查實了安樂侯龐昱挪用賑災糧款,在陳州欺男霸女,荒淫享樂,便用御鍘將其鍘了。

訊息前晚傳回來,聽說當夜龐太師悲痛欲絕,次日又入宮見龐娘娘,父女又是痛哭一場。

龐娘娘要求見仁宗,但是仁宗未曾召見,反而悄然來到了開封府,見了現下府裡暫管事的通判。

雖說仁宗與龐娘娘是少年夫妻,可是這事上仁宗還是清醒的,知道先前依椒房之意派了龐昱去已經是害苦了陳州百姓,雖說他沒想到包拯真敢鍘人,但是既然鍘了,三道御鍘是他應允的,自然不能打自己的臉,寒了臣子的心,於是有了開封府之行,是為表達立場。

果然,有了仁宗這一趟,訊息傳來之後,開封府的人反而鬆了口氣。

反正不是少尹出了事,雖鍘了龐太師之子,好歹也知道官家是站在少尹這邊的了。

雲雁回對劇情雖一知半解,時間都不太清楚,但是好在他對主角有著充分信任。是以,在瞭然傳書來,叫雲雁回請假回大相國寺住一段時間時,他拒絕了。

瞭然自是關心他,但包拯沒有嫌他得罪了人,把他留在府裡,還容他放開手腳創新,那他就更沒有道理食言而避讓了。

雲雁回非但不去大相國寺避風頭,反而將小寶也叫回來了,讓他和雙宜陪自己住在開封府,每日就睡在包拯的書房旁,這是包拯的辦公場所。正是要警惕有人來這裡,搞些鬼蜮伎倆。

仁宗親政不過二三年,龐太師在朝中仍是勢力龐大,像是之前的科考,世人都以為包拯算是他的門生,但那一次,正是因為龐太師要選用自己的人,將文采斐然的包拯只點為第二十三名。

科考本是為天子、為朝廷選人才,龐太師卻大搞黑幕,誰都有理由相信,他死了兒子,會瞄準包拯下手,開封府十有八九也要被殃及。

現在包拯正在回來的路上,他們可得把家守好了,不能後院起火。

所幸開封府其他人大多也是一般的想法,不論他們是真的被包拯的人格魅力征服了,還是自知同在一條船,總之這一下子都打疊起十二分的小心工作,一時間盡去前些日子的懶散。

……

早晨,雲雁回起來去上班,身後跟著小寶和雙宜,因在官衙,雙宜還作男裝打扮。

到了食堂,還沒進去,就聽到裡面一陣喧鬧聲,這是從未有過的情形,隨手抓住一人問道:“裡面是打架了嗎?”

那人回頭看看,搖頭嘆氣,“嗨,不是打架,勝似打架啊!三衙塞了人過來,借用地方吃住,說是他們的地盤在修繕,開封府倒黴就倒黴在地盤大了,現帳子都紮好了,要露營……”

雲雁回嘴角抽了一下,“什麼鬼,三衙塞人……等等,塞的侍衛親軍嗎?”

那人摸摸腦袋,“噯,好像是的……我就說有些人看上去嬌驕之氣那麼重。”

雲雁迴心中頓時念著,不知是官家煞費苦心,還是底下的人揣摩上意,設法調了一隊侍衛親軍來,明面上是借住,其實是把開封府給看住了。

雲雁回如此想著,帶著弟妹往食堂裡面走,果然看到一群兵痞子佔據了食堂一角,大模大樣,邊吃邊笑鬧,叫開封府的官吏好生不滿,卻也不敢埋怨。

雲雁回在這些侍衛親軍裡掃了一圈,正想到同在禁軍的周惠林呢,那人群中便飛出一根筷子,朝著雲雁回腦袋砸來。

雙宜眼疾手快,伸手一剪,將筷子夾住了。

周惠林排眾而出,痞笑著看雲雁回,“小子不錯,在這兒還收小弟了?”

他自覺把雲雁回逼走了,乃是勝利者的姿態,尚不知雲雁回在這裡混得風生水起,快活得很。

真他媽無巧不成書啊,這都能遇見。雲雁迴心底暗罵了一句,周惠林現是來幫開封府的,所以他也不好撕破臉,只做若無其事狀說道:“哪是什麼小弟,周兄見過的。”

雙宜領會,拱了拱手,“從前手重,多有得罪了。”

周惠林一聽雙宜的話,還有這把明顯不是男子的嗓音,哪能不知道她是誰,當時臉就青白交加了起來,瞪了雲雁回一眼,“你這是做事,還是郊遊來了?”

雲雁回嘴上呵呵了一聲,心裡說關你屁事。他帶雙宜和小寶來,知道的人沒有說不好的,周惠林這智商,能懂他的配置?一個他一個雙宜一個小寶,t、dps和奶都齊活了好嗎?

周惠林本也管不到開封府來,只是有點丟人,過過嘴癮,看雲雁回不理他,就回去了,和同袍一起稀里嘩啦吃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