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月,開封府學人員悉數就位,教師由少數聘請人員與開封府官員擔任,學生主要來自本府各縣,人數大約在二百餘人左右。

今年十三歲的鄭凇,就是其中之一。

看名字就改知道了,鄭凇是鄭家的人,他是鄭凌叔叔的兒子,從小就十分聰慧,年僅十三歲,就足以上大學了。

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鄭凇的父母本來是想將他送入太學,那裡條件畢竟是好一些。

此事鄭苠本來沒有意見,但是在得知開封府會開設府學之後,他卻提出要鄭凇去開封府學上學。

鄭凇自己都有點不太願意,他已經做好去太學的準備了。

這開封府學才剛剛設立,正在招收第一批學生,怎麼比得過太學呢?

然而鄭苠卻很認真地說,他認為開封府學不輸於太學,首先,開封府學的教師有很大一部分將會是有實際從政經驗的官員,對於日後肯定是從政的鄭凇來說,有很大幫助。

其次,學識上也不用擔心,除了這些官員,開封府會聘請大儒不定期講課。鄭苠就從鄭凌那裡得知,雲雁回已經死纏爛打,敲定了好多翰林日後去上課。

而開封府學將採取的教學方法,在鄭苠看來也大有可取,這種方法,太學都還沒有正式啟用呢。

在鄭苠的講道理擺事實之下,鄭凇的父母無奈,也只好同意把他送入開封府學試試看,不成再轉學好了。

鄭凇的父親把鄭凇送到了府學門口,在這裡就不讓進入了,不但是鄭凇的父親,什麼人都不能帶。

開封府的人是這麼解釋的,“一則我們這裡頭地方小,非但今日,日後都只能讓學子進出居住,二則府尊希望培養學子自力更生的能力。”

鄭凇抱怨了一會兒,只得把行李交給鄭凇,由他自己進去。

鄭凇在一群十六歲往上的學子裡顯得格外嫩,他同著其他幾個學子一起在牽引人員的帶領下去報道,檢視自己住在哪間學舍。

路上,鄭凇就聽到有人說,“對了,你們聽說了嗎?府學之中,一切飲食都從開封府公廚提供。”

“哇,兄臺,你怎麼知道的,你是本地人嗎?”

“是啊,我鄰居家的舅舅就在開封府!”

“我的天,我們居然能吃上開封府食堂嗎?這可比去太學幸福多了!”

——最後一位仁兄顯然是好吃之人。

鄭凇的心情有點微妙,因為他知道,這開封府食堂和他的一位親戚是有點關係的,不過,他倒並未因此就吃上,前幾年甚至反而是避著。他家裡,也就一個堂兄吃過。

待報了到,鄭凇看了自己的宿舍號,領了鑰匙過去。

拖著行李到了宿舍後,鄭凇已經是氣喘吁吁了,他開啟門一看,裡面還沒有來人,但是擺設讓他嚇了一跳。

這裡的床,居然都是雙層的,還畫了編號。

鄭凇瞪大了眼睛,居然要疊著睡?他上過學,去過很多書院求教,但是從未見過哪裡是這般的床啊!

雖說上鋪有護欄,但是鄭淞怎麼還是覺得不太方便呢,夜裡要起夜,豈不是還要爬梯子下來?

這樣的床如果是放在家裡,鄭凇還會覺得有意思,畢竟從未見過,但這是在學舍裡,就讓人不是很放心了。

更重要的是,府學只許學子自己進來,那豈不是還要自己爬上去鋪床?

鄭凇頗為憂傷,但還是一咬牙,把自己的被褥都抱了出來,舉起來往上鋪塞。

鄭凇除了讀書就是讀書,否則也不會是十三歲就進大學了,所以他的體力是很一般的。那被褥呢,又十分厚重,鄭淞踮起腳往上塞時,就覺得它搖搖欲墜,像要翻下來了。

糟糕。鄭淞心想。

就在這時,一隻手伸了過來,托住了鄭淞的被褥,將其一頂,就推上了床鋪。

鄭淞手臂一輕鬆,心裡也輕鬆了,想著幫忙的人應該是同學,回身退了一步,正想道謝,卻見站在自己背後的人,有著一張熟悉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