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東京清風(第2/3頁)
章節報錯
過了數月,蒲關澤遊苑的野生動物園竣工,這個動物園,以世界上第一所動物園為名,叫“靈囿”,就是當年周文王的皇家動物園的名字。
雖說靈囿竣工,工人們卻沒有就地解散。
“接下來,還有一個活兒要請大家幹,工錢待遇還是老規矩,就是地方不一樣。”工頭說道。
大家發出歡呼聲,皇家出手是很大方的,也不會拖欠,人人都想幹活。
工頭又說,“地方在城郊,要把那裡的溝渠都填平,大概需要幹到快過年吧,到時發了錢你們也過個好年。”
好多人一聽,都笑逐顏開,只有個別人,臉色變了一下。
這幾年來,包拯治理開封府,加強了治安刑獄,在他的高壓之下,開封府內的黑惡勢力十分畏懼,壓縮了存在感。
很多人都在想,忍一忍,忍到包拯調走,應該就沒事了,現在他手底下高手那麼多,還有云雁回這個十分了解他們的人在,不能送死啊。
就像以前很多次一樣,每每遇到新官上任“嚴打”,他們就配合著做被誅滅狀,過一段時間,便恢復常態了,這次不過是時間更久一點罷了。
所以,這幾年的治安的確比以前好了很多,惡性案件也大大減少。
可是,這並非說明開封府沒有壞人了,只是暫時被打壓得不敢囂張,蟄伏起來。有些人,無法以作案為生,還得去打工,就像這些來修蒲關澤的工人中的某些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是,部分人遇事一激動,還是會爆發出來,就像之前的胡大一樣,因為他們想的是,大不了躲到城外去。
城外有什麼呢?城外有河流縱橫,有深廣的溝渠,內行人叫“無尤洞”,可見其用處。
逃出來的人,就藏匿在其中,甚至還有拐賣婦女、兒童的罪犯,也藏匿在這裡的,所以還有個名字,叫“鬼樊樓”,與京中真正的樊樓相對應。
現在官府突然間宣佈,要將城外溝渠填了,這些人才恍然大悟,從前幾年開封府只是在溫水煮青蛙,讓他們以為開封府也只要表面上平靜,不太過分就行,他們還傻乎乎一個勁兒地避風頭。
現在好了,開封府一點點壓縮、清除了惡人,又慢慢掌握了全城之後,就要一舉將他們的退路斬斷了。
無尤洞既然都被填滿,這些人就約束更多了,要麼轉行,要麼離開,要麼再犯事等著被甕中捉鱉吧,可說完全活在開封府的陰影下。
這一招,實在是太狠了!
當這個訊息傳出來後,很多人都想到了雲雁回,原來他根本就一直在幫助開封府麻痺大家……不,不能說幫助,他早就加入了開封府啊,只是好些人沒看明白罷了。開封府有了包拯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到了施工的時候,現場非但有工人,還有很多衙役。
隨著修補溝渠的工作開展,從溝渠之中找出了不少東西,有藏匿的錢財,躲藏的犯人,甚至還有被拐賣到這裡的人。
衙役們便守在一旁,隨時工作。
一場浩浩蕩蕩的清除開始,城內外流氓無不風聲鶴唳,各自討論起往後的出路。
有人說應該去求雙宜,讓他轉告雲雁回,不要一點情面也不留。這一條很快被放棄了,真去找了雲雁回,只可能會更加觸怒他,這人惡得很。
也有人表示,應該改行,流氓越來越不好做了,現在連無尤洞也沒了,還做流氓,等著去開封府坐牢嗎?
更有人覺得,不要那麼灰心喪氣,繼續蟄伏起來吧,總有一天會把包拯熬走的。可是大家都說,熬走有什麼用,新上任的得多蠢,才會放棄包拯創下來的大好局面啊?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突然發現風波捲到了城內來。
開封府竟然嚴加搜查每一間寺廟、道觀,前文說過,好些壞人會假借僧道的身份掩飾,某些屬於行業敗類的寺廟、道觀拿了好處,也會幫忙收留。甚至有尼姑、道姑,倚門賣俏的,十分敗壞出家人名聲。
這下子,開封府竟然將僧道都盤查了一遍,凡有作假、作惡的,都抓起來。更由天慶觀頒佈了條令,從今往後要出家,必須有人擔保!
城外無尤洞被填,躲不了了,城內寺廟、道觀被嚴打,也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