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有御試的訊息一傳出去,整個學校的氣氛都為之緊張。

十年寒窗苦讀,為的不就是金榜題名。

雲雁回激勵大家:“就是要有遠大的目標,當初我們大相國寺有個和尚,還俗後去考試都考上進士了!那光頭,有人想榜下捉婿都放棄了!”

本來非常緊張的學生們頓時不知道是哭還是笑了……

大相國寺的和尚還俗後都能考中進士?說好的做過和尚不能科考呢,這是在逗他們玩兒吧?

考上了之後人還以為他是和尚,所以沒把他捉去做女婿?

說起來,雲雁回在文化課上,還是有自己的一點點小經驗的。雖說他不精此道,但是當初倒也輔助過趙允初參加召試。當然了,召試肯定是比不上正經科舉的。

而且,對於每科學生的作用也不一樣。

明經科的學生多靠死記硬背,最多幫他們歸納一下記憶法。

進士科的學生倒是可以參照這個訓練方法,能夠稍微提高一些勝率。

反正他們身在開封府東京城,比其他州府的學生多了一點優勢,那就是距離朝政更近。甚至,若是在其他縣,都不太能像現在,說取得州試資格就取得州試資格,這也是個省心的事。

近年來,朝廷取士的趨勢,也愈發傾向於言之有物。

以往更重詩賦,若是音韻不對,內容再好都白搭。現在風向的轉變,使得考生對於從政、治國的瞭解,更為重要了。

其次還得確定,早上的早操不能停。科舉也是個力氣活兒,宋朝的科舉試題數量特別多,得在考場裡待上幾天才能把題目做完。

體力上的壓力大,精神上的壓力也很大,以往就出現過學生題目沒做完就崩潰了的。

雲雁回更是宣佈了,若是他們學校的學生去考試,學校免費提供食盒,好叫學生在考房裡吃得好一點。要知道,一般考生帶的都是不容易壞的食物,畢竟得抗幾天,但這樣一來,味道就可想而知了。

這次考試,包拯也比較重視,特意吩咐過府學博士,一定要抓緊最後的衝刺時間,儘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故而,提供食盒這樣的便利,實屬正常。

確認參加這屆科舉的學生,差不多有一百多人。

雲雁回對這一百多號學生說:“第一輪考試是府試,爾等作為府學學生,若是考不中,那我就要質疑一下你們的能力了!”

眾生都樂了起來。

這倒不是說會有人洩題給他們,就是句玩笑話。一般來說,主持本州府科考的考試官,無非就是衙門裡的通判、知軍一級官員。

他們這些人在開封府都實習過,和各級官員怎麼也混了個臉熟。

雲雁回把心神一分為二,一半是放在學生上,一半是給予出生沒多久的外甥關愛。

結果到了府試前朝,趙允初慌慌張張來找雲雁回:“靈囿有隻竹熊,懷了貝貝的幼崽。”

雲雁回像被雷劈了一樣,“不是沒泡上嗎?”

因為貝貝現在住在趙允初家,雲雁回又忙著學生臨考,所以這方面的事靈囿的工作人員直接和趙允初溝通了。

據說,其實四五月時貝貝第一次住在靈囿期間時,可能就讓一隻雌性大熊貓懷上了,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那隻母熊貓沒啥反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