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這個官家我見過(第2/3頁)
章節報錯
眾人:“……”
啞口無言半晌後,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是啊,人人都想,若是押題押中了多幸福。但是他們這些果真遇上的人,反而嚇得屁滾尿流呢。一個這樣的先生,遇上了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啊?
此後一整日,做過策論的學生都躺在宿舍裡緩氣。
不止是他們,那些飽受驚嚇的先生也都休息了好久。
所有人都發了毒誓,絕對不可以他們做過那道題的事情說出去。
.
而與其同時,宮中正在緊張閱卷。
所有舉人的試卷被一一糊名、謄寫,這樣的制度是從前朝開始實行的,使閱卷官員不知道所看的是何人的試卷,大大減少了考官的私心可作用程度。
進士評選出來會有五個級別,上次、中上、中次、下上和上次,各有評判標準。這些考卷,會有考官進行初評,宰相來複評。
此時,包拯拿著試卷細細察看。
這策論題是從他的奏疏中抽取的,他應是除了官家之外,最有審定資格的人。同時,作為執掌開封府的人,包拯在看到某些試卷時,也微微一笑。
雖說舉子們在題目中不好透露自己的身份,但是他們的言論之中,總會流露出一些痕跡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嫌,包拯思索片刻,在一份文思眼熟的試卷上點了點,並未將其從前十名中剔除。
初審與複審非但要黜落不合格的舉子,還要審出來前十名,然後這前十名再拿去給官家定奪名次。
……
三月十五日,傳臚唱名時。
舉子們再次入宮,候在崇政殿外,等待官家評定出名次,然後唱名。
仁宗在殿內看過前十名的試卷,同樣看到了一份他覺得文思比較眼熟的試卷,放在第五位。此人雖然沒有點明自己策論中提到的,關於廉吏民之表的正面範例,但是仁宗又怎麼會認不出來他寫的是哪裡呢?
對開封府有如此瞭解之人,不是出自府衙,也關係匪淺。
仁宗看了一眼侍立在殿下的包拯,輕輕一指,編排官便將試卷提到了第三名。
殿外。
所有舉子屏息等待。
慢慢的,他們聽到從殿內傳來的聲音。從殿內到殿外,依次站了許多軍頭司的侍衛,當官家念出進士的名字,這些人便會依次傳唱,直到讓殿外的舉子們聽見。
被叫到名字的人名登金榜,欣喜若狂。沒有被叫到的人心急如焚,苦苦等待。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而這,也只是他們仕途的第一步而已。
葛雲低頭站在原地,聽到侍衛唱名,已分出了狀元、榜眼,那二人立刻受到了無數羨慕的目光。
此時,葛雲的心情與其他人還有點不一樣。
距離殿試沒過去多久,他在受過那麼大的刺激後,面對這樣的場景,也無法太過興奮了。
——當然,這只是葛雲自己的想法。
因為在下一刻,隨著侍衛們的傳唱,“葛雲”二字,在崇政殿內外迴響。
葛雲茫然地抬起臉,似乎尚未反應過來唸的是自己的名字。
怎麼會呢,這才唸到第三個名字啊。
等等,第三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