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滿載而歸(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且李行簡和李珣那裡也收到一些詢問,是一些遼臣也想探問人參果的購買問題。
等到宋使團離開的時候,遼國方面已經散播出了會建造劇院,請汴戲班長期駐紮的訊息,沸騰的民眾總算平定了,歡呼雀躍。
雖然孔家班仍然是要和宋使團一起回去,可那也是沒辦法,他們得回去安排,再等待錢財交易,劇院建好後,譴人過來。
不過這個時間,用不了太長,大家有個指望也好,有不少人都在想呢,要主動申請幫忙建劇院。
那些幾乎想跟著汴戲班跑到的宋國去的遼國少女,也總算可以消停了,叫他們的家人鬆了口氣。
回程之時,耶律嫋履私下也給雲雁回一行踐行,歡迎他們日後再來遼國。之前執行過迎接任務的耶律德華,又要原路將他們送回去。
——經過這幾日的轟炸,耶律德華儼然已經成了汴戲腦殘粉,現在他看孔寄的眼神,已經和看活菩薩差不多了。
耶律德華尤其喜愛何麗姝,他和那些去賣魚的粉絲不同,他覺得既然魚能成精,那說不定馬啊羊啊也可以,換在遼國背景下,這些動物好像更有可能出現人性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雲雁回對他的樂觀表示很欣賞,但是這人老寫詩就讓人很受不了了。幸好,耶律德華現在對孔寄更崇拜,只消把孔寄打發去應付他就可以了。
待到兩國邊境時,耶律德華還依依不捨,送了孔家班很多禮物。
說起來,這一次遼國之行,無論是李行簡這個正使,還是雲雁回他們這三個副使,收到的禮物都不如他們多和貴重,他們實在是收穫太多腦殘粉了。
……
一去近三個月,終於回到汴京,去時細雪紛飛,歸時春風吹暖。
四位正副正旦使面聖,進行了工作彙報。
仁宗點了雲雁回來彙報,雲雁回講話沒那麼掉書袋,全都是大白話,就跟說書似的,把經歷講述了一番,叫仁宗聽得更為生動。
仁宗聽到李行簡如何吹牛,雲雁回如何忽悠遼人,簡直要笑得停不下來了。
再一聽那些詳細資料,仁宗更是滿意。雲雁回也沒避諱李行簡,將菩薩、佛陀之類的也說了出來,倒叫李行簡在心中暗暗吃驚。
很多人都猜到人參果是有秘法人工製造的,但是雲雁回這麼說還能製造其他形制,確定了這個猜測,還是讓李行簡心中驚奇,有些好奇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這樣的東西,幸好是由雲雁回在掌握,倘若被不懷好意的人用來愚弄鄉民,可就苦了百姓了。
本來現場是一片和諧,偏偏這時,李珣這個愣頭青,興沖沖地將他在遼國赴宴時收到的錢財都捧了出來,交給仁宗。
雲雁回看到連老狐狸李行簡的表情都僵住了。
似這般的禮物,也不算違規,通常使臣們就默默收下來了,何況宴會上那種是作詩作得好,遼帝給的,根本不需要上交。
可是你要上交呢,也說不上有錯。
只是這麼一來,就顯得李珣以外的人很不懂事了。
要不是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雲雁回已經瞭解李珣的為人,知道這小夥子有點缺心眼,他都想打李珣的悶棍了。
李行簡也很鬱悶,他清清白白一輩子啊,被李珣這麼一弄,搞得有點晚節不保一般。
仁宗心中也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非常感念李珣的忠孝,他知道李珣的行為,一定是因為其父每日耳提面命,教育出來的。
仁宗感慨地將東西收了下來,表揚了一番李珣,又再三誇獎李行簡等人的辛苦,算是寬慰他們,知道這件事他們也沒啥錯,他不會放在心上的。
雖然仁宗這樣暗示了,但是幾人不免還是有點心塞,蔫蔫地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