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新令之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想,這年青人失聲一笑,沒接丁氏遞過來的荷包,“娘子客氣了,慈幼局上下奉命全力貫徹新法令,不敢中飽私囊。”
黃兆田抬頭一看,“哎喲”一聲,把妻子拉開,“罪過罪過,原來是雲老弟,拙荊失禮了!”
黃兆田開酒樓的,和雲雁回打過交道,自然知道他不會稀罕什麼打點。丁氏一看,啥也不管,趕緊先道歉再說。
雲雁回和黃兆田夫婦敘過之後,雙方互相瞭解了情況。
黃兆田感慨道:“今天真是好日子啊,先是遇到新法令頒佈,又遇到雲老弟調到這裡來當差,合該我今年有子了!”
丁氏卻是急於想知道,最快什麼時候能把孩子接回家。
雲雁回沉吟道:“其實,我建議你們先不要太急。□□,可以說是一輩子的事,兩位可以抽空多來幾趟慈幼局,和這些孩子多相處幾日,然後選最投緣的收養。”
丁氏本是亟不可待,現在一聽,也覺得有道理。
“我先帶你們進去看看吧。”雲雁回將黃兆田夫婦帶了進去。
這對夫婦——或者說大部分無子的家庭,來這裡都希望收養年紀比較小的孩子,雲雁迴帶他們去看的,也是那些十歲以下的孩子。
十歲以下的孩子,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三歲以下,有幾十個,在一個大房間裡,有的還躺在床上,有的已經能滿地爬了,由乳母們照看著。
丁氏先是站在窗外看,臉上不知不覺就帶上了笑容,在雲雁回的邀請下,她又進去,拿著玩具逗了逗孩子。等丁氏戀戀不捨放下玩具要離開時,還有孩子抱著她的手不讓走呢。
至於三歲以上的孩子呢,這時候在上課。
黃兆田夫婦跟雲雁回一起,走到教室外面觀看。裡面傳出朗朗讀書聲,透過窗格往裡面一看,這些孩子全穿著統一的衣裳,全都坐得端端正正,看上去似乎全都是清秀乾淨的孩子。
丁氏有些吃驚,照理說,在這樣的地方生活的孩子,過得不會太好。但是她所看到的,一個個全都精神抖擻,雙目有神,並無一個面黃肌瘦的。
更別說,他們還在讀書,大宋的書院是很多,然而孤兒們能夠統一接受教育,真是不多見。
而黃兆田讀過書,更是能聽出來上面教書的先生學識不一般,心中暗暗心驚,慈幼局的人沒說教書的都是什麼人,但是這個開蒙的檔次,絕對低不到哪裡去啊。
這時候,到了午休的時間,孩子們站起來,排著隊出門往一個方向走,絲毫不亂,經過雲雁回時都喊了先生好,有禮守序。
丁氏本來想收養一個剛斷奶的孩子,但是見到這番情形,她又覺得其實只要不是太大,也可以接受。反正,這些都是孤兒,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雲雁回給他們介紹了一下小孩們的作息時間,告訴他們,如果他們之後要來,那麼他就告訴這些孩子,他們是來義務幫忙的,這樣他們就可以和乳母們一起帶孩子,相處一番。
黃兆田連連點頭,“我請假,我來!”
雲雁回就帶他們又去登記了一下,約好具體事宜。
黃兆田和丁氏從慈幼局回去後,又被族親找了幾次,都是聽說他們要在慈幼局□□,過來勸阻他們的,被黃兆田斷然拒絕了。
黃兆田和丁氏陸續去了慈幼局多次,最後覺得與一對家破人亡的兄妹十分投緣,哥哥四歲大,妹妹才一歲不到,本來他們也想兒女成雙,這下巧了,便辦理手續,將這對兄妹收養了。
他們收養了孩子後,族親又來鬧過幾次,然而漸漸發現沒用,也只能放棄了。
……
像黃兆田和丁氏這樣情況或者類似情況的家庭,有不少,無論東京還是全國各地。對於他們來說,新法令簡直是最好了。
光是東京的慈幼局,截止法令頒佈前在冊的三歲以下的嬰孩就被收養一空。
而大一點的孩子,因為在慈幼局內被撫養得極好,看著就討人喜歡,開蒙後又很講禮貌,所以也有不少孩子被收養,有了新家庭。
也有一些家庭,並沒有找到投緣的,商議後決定再一等等。既然新法令已經頒佈,那麼過兩年再來看也一樣。
因為人力不足,所以暫時沒有辦法建立回訪機制,只能夠著萬能的開封府,命各廂坊每日統計本坊人口時留個心。
待到剩下的法令逐一頒佈後,又進一步減少了棄子的情況,推及全國各地,更不知使多少孩童倖免於難。甚至連帶著對人口買賣的現象,也有了些許改善。
雲雁回尚來不及查收從各州府飛來的喜報,因為,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突然間好些人跑來當說客,全都是幫那些想在自己地盤上建蒲關澤遊苑分苑的官員遊說的。
這些人,全都希望能夠優先在他們的地盤開分苑——即使是要抽錢交給慈幼事業,那也很值啊!
正值各州府“競標”關鍵時期,也不知是哪裡流出的訊息,說是雲雁回雖然身在慈幼局,但是他的參考意見對於蒲關澤非常有用。所以,什麼牛鬼蛇神都上門了。
這可把雲雁回嚇一跳了——他險些以為又是來找他牽紅線的呢!
喜歡大宋小吏。請大家收藏:()大宋小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