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拉著韓當走進了營帳裡,這才坐下直奔主題。

“韓老將軍,我準備在軍營中推行一種團體運動,主要是為了豐富士兵的日常生活,還有增強部隊凝聚力,鍛鍊體魄。咱們江東如今冬季也不會貿然開戰,所以士給兵們找點事做也能消磨消磨他們多餘的精力。”

韓當好奇道:“主公說的是?....”

孫策從懷裡掏出一張牛皮紙,上面畫著十幾個小人和一塊場地。如果有現代人看到一定一眼就能認出,正是足球。

韓當只看了一眼就說到:“這是蹴鞠?”

這次換到孫策驚訝了,他看著韓當一臉懵逼的問:“你認得蹴鞠??”

韓當尷尬的笑了笑:“呵呵,主公,這個應該是個人都認得把?”

孫策:“.....”

韓當此話一出,孫策漠然,而淩統則直接轉身出了營帳....

其實孫策之前的重心和注意力都放在別的方向,並沒有注意到民間的一些娛樂活動。其實蹴鞠早在《戰國策·齊策》中記載齊國首都臨淄人的生活時說:“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這段話後來也在《史記·蘇秦列傳》中出現過。是說富裕起來的臨淄,市民有很多文體活動,包括吹奏、擊打、彈撥樂器,鬥雞、賽狗、下棋和踢球。這些史料表明,戰國時期的齊國都城臨淄,蹴鞠已發展成一種在民間廣為盛行的娛樂方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蹴鞠到了漢代就更加受歡迎了,甚至有“康莊馳逐,窮巷踏鞠”,“上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的記載。劉向《別錄》中說:“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蹴鞠除象徵“兵勢”、有訓練武士的作用外,也用於豐富軍中生活,使戰士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情緒。“今軍無事,就使蹴鞠”,就是後者的反映。漢代班固還把古代足球列入兵家技巧類,並稱:“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孫策呆愣了幾秒鐘,然後硬是憑藉著他強大的厚臉皮正色道:“恩...咳咳,我這個其實不是蹴鞠,而叫做足球~~~”

說完這句話,孫策又瞥見韓當那略帶憐憫的眼神,他的心中在瘋狂嘶吼:“他孃的!人家別的穿越者都是啪啪打別人臉!為什麼只有我是被古人不停啪啪打我的臉??我不要面子的嗎?我沒脾氣的嗎???”

“好吧....其實我這個就是在蹴鞠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動,韓將軍你不要再這樣看著我了....”

韓當乾咳了兩聲,然後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孫策的那張牛皮紙上。

“主公您說說這個什麼足球....”

孫策翻了個白眼,這才說道:“我這足球大體方式與蹴鞠相同,但是比賽方式卻大不相同。標準的足球比賽由兩隊各派10名球員與1名守門員組成,兩邊一共22人,在長方形的球場上對抗、防守、進攻。比賽時儘量將足球射入對方的球門內,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當比賽完畢後,得分多的一隊則勝出。如果在比賽規定時間內得分相同,則須看比賽章則而定,可以加時再賽或互射點球。足球比賽中除了守門員可以在己方禁區內利用手部接觸足球外,球場上每名球員只可以利用手以外的身體其他部分控制足球。”

孫策那麼大致介紹了一下後世足球的規則,沒想到韓當懂得很快,也許是跟熟悉蹴鞠有關把。

“咦~你還別說,主公這個足球的確更加複雜,所能運用的技戰術也很豐富,頗有一些排兵佈陣的影子!”

韓當到底是老將軍,一眼就看出這裡面的奧妙所在。

“不錯,因為場上這十一人各司其職,比如這前鋒就負責進攻,後衛負責防守,中場負責排程。除此之外還有更加精細的劃分,比如什麼邊鋒、前腰、後腰、邊前衛等等。反正就是戰術千變萬化,主要還是看每個隊的應變能力和教練的戰術水平。”

孫策又把足球場上的一些常規戰術和規則等大致講了一遍,韓當的眼睛倒是越來越亮。

“經主公這麼一說!似乎非常有意思啊!”

孫策這時候才感覺微微找回一點場子:“哼哼~如何?要不要現在就把士兵們集合起來,我現場指導著來一局?”

“如此甚好!”

不多時,清理完校場計程車兵們全都列隊站在了場上,而孫策和韓當則站在高臺上。

喜歡東漢小霸王請大家收藏:()東漢小霸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