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怎麼會不知道!這本上古奇書不但記載了我華夏糧食的分佈情況,還記載著許多失傳已久的農耕之術!主公!屬下說一句毫不誇張的話,只要有了這本書,屬下就能讓咱們明年的糧食產量翻一倍不止!”

“哦?”

孫策這下也來了興趣,他開心的說道:“哈哈~那看來我是交對人了!德潤,這本書我現在就正式送與你,並且希望你能利用這上面的知識將我們江東的糧食產量提上去,多多益善啊!”

“澤誠惶誠恐!不敢獨佔這本奇書!....這樣吧,屬下就代主公暫為儲存,等屬下將這上面的內容都吃透了,再將書還給主公儲存!”

孫策一擺手,大方的說:“德潤儘管拿去!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謝主公!”

闞澤迫不及待的翻開那本《農耕秘術》,只見上面寫得全都是一些晦澀的古篆體文字,不過還好,闞澤的學問那也是一等一的棒,看這些篆字倒是沒什麼困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主公,屬下在看書的同時還可以用現在的文字將書謄抄一遍,這樣也方便主公觀看”

“對對對對!德潤你的這個提議非常及時!呵呵呵~說實在的我看見這些篆字就頭疼!”

孫策絲毫不掩飾自己看不懂篆字,那真性情的流露反而又讓闞澤好感大增。

孫策長出了一口氣感嘆道:“哎~~~真想趕快吃到東北產的白米飯啊!”

其實說到當下社會的主食,莫過於稻米飯。能吃上一碗米飯,可以成為當時人的理想。

西漢的司馬相如,在窮困潦倒之時,娶了富豪家女子卓文君。在生活狀況大大改善時候,他依然表達了對稻米的喜愛。“五味雖甘,寧先稻黍。”這個著名的文人,在生活改善後,仍對稻米飯情有獨鍾。

同是糧食,麥何以低賤?原因有兩點,一則是麥好活,產量高。北方地區特別適合種麥,這一點與今天沒有不同。二則是,漢朝以前麥的食用方法,讓人難以入口。是顆粒狀的麥子,連同殼、皮、麥麩一起,上鍋蒸熟,就是“麥飯”。

還有一種吃法,和今天一樣,蒸成米飯,或者磨粉做成“餌”。餌就是今天的米麵餅。

磨粉加水調和,揉成麵糰,蒸出“餅”。這個時候還沒有發酵工藝,只能吃“死麵”的。人們已經覺得好過“麥飯”太多。

豆類可以煮成粥,就是豆粥。黍可以煮成小米粥。這已經是今天我們的飯食了。粥很受歡迎,老人小孩都喜歡。在有災年時,政府也以“粥”賑濟災民。

軍糧常常做成“乾飯”。這可不是我們今天的米飯,而是將新鮮米飯曬乾的飯食,為的是利於儲存。

“乾飯,飯而曝幹之也。”,這樣的乾糧,不僅是軍糧,同時也是老百姓喜愛的食物,因為方便好用。如果出門,帶上“乾飯”,相當於今天的餅乾,泡麵。

喜歡東漢小霸王請大家收藏:()東漢小霸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