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武考海選(第1/2頁)
章節報錯
新年伊始,碎雪積融。建業城這座年輕的城市也迎來了自己出生後的第一次盛事科舉。
此次科考,建業城共設立大小考點十多處,就是為了防止人員擁擠所造成的不必要損傷。而事實也證明了,此次江東科考吸引力之大!就城門方向登記的最新入城人數來說,僅最近三日,合計新入城備考考生兩百餘人!當然,這裡面想混進建業城的探子也有不少,這也忙壞了負責此次安全防務的韓當。
“韓將軍,又抓住一個劉表派來的探子!”
一名城防軍士兵提溜著一個面如死灰的中年人走到韓當面前彙報道。
“恩...押到‘雞籠’,交給黃雀的兄弟們。”
要說這幾日“雞籠”也是人滿為患,最後孫策不得不下令,將這些其他勢力的探子全都發配到海邊去做苦力建新城去了。
另一方面,因為這次盛事,還讓建業城中的驛館和酒館生意爆火了一把。首先這麼多人一起湧進建業,總得找地方住,總得吃飯吧?而這些很有商業頭腦的商人們也推出了所謂“狀元房”、“天字一號”等。飯館裡則是將選單的名字都改成了“馬上封侯”、“連中三元”、“獨佔鰲頭”等。你還別說,這些改了名字的房間和菜品,還就真成為了近期建業城的爆款!
“店家!來一盤‘馬上封侯’常常~~~”
一家酒館裡,此前同時坐渡船抵達建業的兩名讀書人,正坐在一起討論著此次科考的內容。
“曼才兄,弟聽說你正在寫一本名為《潮水論》的著作?其內容涉及沿海潮汐的漲幅研究?曼才兄,你怎麼會想起去做這麼冷門的學問呢?”
聽到同伴發問,這名青衫男子略微笑了笑,這才輕聲道:“經世學問、帶兵打仗,這些方面有研究和有成就的人才大有人在,鄙人不才,更加關注跟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方面。想我江東地處多水之地,沿海或沿江的城市和郡縣多不勝數,而那裡的百姓多數以船為家,靠海為生,穿行於風浪裡,生活于波濤中。所以這海潮、氣象和天文,都是直接關係到漁民身家性命的大事!鄙人不才,也是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來填補這方面的空白把。”
同伴聽完他的話肅然起敬,當下就拱手道:“曼才兄大義!曼才兄之舉正是我輩讀書人的典範!敬文佩服~~~!”
那青衫男子被同伴如此恭維,當下也有些不好意思。他急忙扶起同伴笑道:“敬文莫要取笑為兄了,敬文你的詩文早些年在江東一帶已經頗為受關注,如果再說到思維敏捷,兄是自認不及敬文萬一的。”
“哈哈哈~曼才兄莫要誇弟弟了,弟可是知道,曼才兄似乎與那諸葛瑾大人有舊?但你這次卻沒有聯絡諸葛大人,自己來到建業參加科考,這份文人的胸襟....就是弟自愧不如的啊!”
青山男子沒想到自己的同伴還知道他認識諸葛瑾,當下就指著他笑道:“敬文啊敬文,你還查了我的背景?”
“嘿嘿嘿~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勝不是嗎?哈哈哈哈~~~”
兩人聊得火熱,卻不曾想此時就在他們頭頂的二樓,孫策正和賈詡坐在那偷聽他們說話呢。
“老賈,那個叫曼才的不錯啊~我喜歡!《潮水論》....有意思!說不定正是根治我江東連年水患的好辦法啊。”
孫策耳朵靈,已經把樓下兩人聊天的內容聽了個一字不差。
賈詡喝著茶說道:“恩,屬下曾經聽說過此人,似乎是叫嚴畯,彭城人。記得那還是聽子瑜說的,此人年少時就才名在外,還喜愛學習,通曉《詩》、《書》、三《禮》,喜好《說文解字》。如此看來,卻是個難得的可造之材。”
孫策點了點頭道:“這個子瑜,有這麼好的苗子怎麼不早點介紹過來?”
“呵呵,主公有所不知,我們這一次舉辦的科考,使得很多本身有裙帶關係計程車子和武將都憋著一口氣,大家都想在科考上一較高下,而不是被親友舉薦而當官。您還別說,這種競爭考試很能提升少年人的爭勝之心啊。”
孫策摸了摸下巴,目光如炬的輕聲說:“有競爭才有進步嘛~我現在很期待這個曼才還有什麼其他的本事。”
“對了主公。”賈詡放下茶杯,像是想起什麼似得說道:“屬下聽說,那全家的第三代第一人也參加了這次的科考,而且一報就是四門考試,來勢洶洶啊。”
“哦?全家?那...應該就是全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