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徐州泰山縣,今山東省中部。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

泰山自古便被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盤古死後,頭部化為泰山。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古代傳統文化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

此時的泰山“祭神臺”上,曹操身披黑色大氅,正站立在煽風呼嘯的高臺上舉目遠眺。他的身側,站著曹丕、曹植、曹彰,還有雷打不動的許褚。

曹操看著那遠處被稱為泰山“陰陽界”的光滑石坪,口中低聲呢喃道:“光滑如鏡,色調鮮明,有人說神仙站在上面也會滑倒,好一個陰陽界啊!今日咱們已經看了這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上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晚霞夕照呢?”

曹彰大咧咧的站在那,已經有點提不起興趣了。

“父親,這山上我們還要站多久啊?這裡風好大。”

曹操呵呵笑著轉過身來,用手指了指曹彰:“你個黃鬚兒~不解風情!白白浪費了這如畫的美景!罷了罷了~你先下去吧,一會儀式開始再叫你。”

“嘿嘿!謝過父親!”

曹彰高興的一抱拳,臨走還不忘對曹丕和曹植眨了眨眼睛,似乎是在示威一般。不過這二人卻根本不敢學他,這樣的話也只有曹彰這個粗人說出來曹操才不會在意。果然,就在曹彰高高興興跑下去喝酒之後,曹操又低聲說道:“子建啊,你向來文思敏捷,今日難得看到這泰山上的美景,有沒有有感而發,現場賦詩一首的打算啊?”

曹植微微一笑,急忙作揖:“不瞞父親,孩兒已經得一佳作。”

“哦?吟來聽聽!”

曹植得令之後便直起了身,開始沿著祭神臺慢慢踱步。

“晨遊泰山,雲霧窈窕。忽逢二童,顏色鮮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長跪問道。西登玉臺,金樓複道。授我仙藥,神皇所造。教我服食,還精補腦。壽同金石,永世難老。”

緩緩的,曹植一首《飛龍篇》便脫口而出。

“哈哈哈哈哈~”

曹操聽完哈哈大笑,不停地讚道好詩。曹丕心有所動,也上前一步說道:“父親,孩兒也有....”

可曹操彷彿根本沒有聽見他說話一般,在那開口問道:“什麼時辰拉?伯符他們怎麼還沒到?”

許褚在一旁小聲答道:“主公,孫策的迎親隊伍還沒到,不過軍師祭酒倒是到了。”

曹操的眼睛微微一眯哦了一聲。

“知道了,你們都下去吧,叫奉孝來見我。”

曹操大袖一揮,示意曹植與曹丕可以退下去了。可憐曹丕話剛說了一半,就那麼硬生生又給嚥了回去,心中好不鬱悶。

很快的,郭嘉披著厚厚的棉衣走到了祭神臺邊上。凌冽的山風今日格外的來勢洶洶,可郭嘉抬眼望向站在臺上的曹操,卻如神人一般絲毫不為所動。郭嘉在心底裡暗暗讚歎了一聲,這才輕聲說道:“主公,嘉,來了。”

曹操回身伸手拉了郭嘉一把,這才幫他爬上了祭神臺。

“呵呵呵,奉孝啊,你身子沒有完全好就不要太勉強,年紀輕輕的可不要留下什麼後遺症,我百年之後可還指望著你幫襯著下一代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