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孫策還是決定採納周瑜的意見,退一步。先將這些工匠安置在城東外,並且提供製造所需的鐵礦和木料,但只和師傅級別的工匠簽訂協議,而且只是比市面上的工錢多出三成。可即便如此,還是讓瞿老漢感激涕零無以復加。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工匠身份低下遠不如農民,而且很多人都是被軍隊拉壯丁似得禁錮起來幹活,哪有人如此善待他們?還發工錢?

千恩萬謝的瞿老漢在走出議事廳很遠之後,還是覺得頭重腳輕,不太真實。

送走了瞿老漢,周瑜這才叫來魯肅和諸葛瑾議事。

四人圍榻而坐,除了孫策吊兒郎當的劈著腿坐在地上,其他三人均是雙手放於膝上,腰背挺得筆直,跪坐在地。

“哎呦,每次看到你們這樣我都覺得膝蓋疼,椅子是個好東西,還是儘快做出來幾把的好。”

周瑜看著魯肅和諸葛瑾苦笑搖頭:“二位別見怪,咱們主公就是這樣不拘小節之人。”

魯肅一擺手:“哎~~~公瑾此言差矣,主公這是真性情、真豪傑!與那些面上一套背地一套的偽君子好上太多!”

孫策一拍手,指著魯肅不住點頭:“對對對!知我者子敬也~~~”

“哈哈哈哈哈哈...”眾人皆大笑。

嬉笑過後,周瑜率先發言,直奔主題。

“二位,我們今日之所以齊聚於此,就是想聽聽子敬、子瑜對當今天下局勢的見解,還有我軍之後的發展方向。看看跟我與主公的想法是不是不謀而合。”

“好!”魯肅眼中精光一閃,當仁不讓。

“主公,子敬今日便說說自己的看法。”

魯肅對著孫策拱了拱手,這才醞釀著如何措詞。而周瑜則滿眼含笑在一旁靜靜的為四人煮茶。

片刻,魯肅喝了一口茶這才開口:“請主公恕子敬直言,以我之見,當今漢朝廷已無復興可能,而北方局勢也正如那日主公在三江樓所說,必然會以曹操一家獨大。所以子敬認為,我軍只有鼎足江東,隔岸觀火,隔著長江觀天下形勢變幻,方為上策。如今天下局勢如此,如果我們只是據有一方,自然也不會招來嫌猜忌恨。為什麼呢?因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那些諸侯肯定會圍在漢天子的身邊你爭我奪,而主公正好趁這種局面,穩固自己在江東的位置,剷除劉繇,進伐嚴白虎,而後徐圖劉表,盡力佔有長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後稱帝建號以便進而奪取天下!”

聽到魯肅說奪取天下,孫策意外的和周瑜對看一眼,都覺得這魯子敬還真是膽大。

周瑜呵呵一笑:“子敬啊,我軍現在盡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輔佐漢室而已,你所說的非我軍所能及啊。”

誰知周瑜此話才出,魯肅就不悅的揮手打斷:“哎~~~公瑾莫要跟我裝,既然今日主公要聽我的見解,那我是必然不會藏著掖著,這些話可句句都是我肺腑之言。”

孫策看魯肅不高興,急忙站出來打圓場:“子敬說得對!是男人就應該胸懷大志!心向天下!但…公瑾所慮也有他一定得道理,畢竟現在漢室的影響力猶在,輔佐漢室這杆大旗我們還得多舉一陣啊。”

其實孫策不知,今日魯肅跟他說的話,在歷史上可是真實發生過的,正是被後人稱為“榻上策”。只不過魯肅獻策的物件如今由孫權變成了孫策,時間上也整整提前了六年,而魯肅這一策略也成為了吳國之後的基本國策。

而魯肅的這個計策實際上就是讓東吳劃江而治,將天下一分為二。如果說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目標是三分天下,那麼魯肅為孫權獻的這一計策就是二分天下了。由此不難看出,魯肅此人眼光之長遠,目標之遠大。不管是魄力還是實力都絕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那樣,赤壁之戰時只會跟在諸葛亮身後附和,像一個捧哏的相聲演員。

幾人又說的一陣,基本上算是確立了孫策軍發展的大方向,這時諸葛瑾不急不忙的緩緩開口:“既然方向已經確立,那麼我們就應該談談這具體細節了吧?”

孫策調整了一下坐姿,說道:“願聞其詳!”

諸葛瑾微笑著伸手在茶杯裡蘸了一些茶水,就那麼用手指在矮榻上畫了起來。

“瑾這幾日觀主公之廬江城,真的是打心底裡佩服!城內不但糧草充足、軍紀嚴明、將兵用命,而且城內百姓對主公也甚是愛戴。所以…瑾以為,既然主公現在手裡士兵和糧草都很充沛,正是西下出廬江港、進柴桑、奪豫章的大好時機。”

“哦?”

孫策眼睛一亮,急忙追問:“接下來呢?”

諸葛瑾笑道:“接下來…主公便可屯兵於豫章和柴桑,並且派一員大將坐陣。這樣即可防止我軍在進攻劉繇時被劉表偷襲後方,又可藉助豫章之戰略要地,為下一步討伐劉表提前建立前哨站,此乃一舉數得。”

“妙!”

孫策聽後激動的用力拍了一下週瑜的大腿,疼的後者齜牙咧嘴狠狠瞪了他一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