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定海神針(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話說的,非是旁人,正是王象,字羲伯,此人出身貧苦,一邊放羊,一邊攻讀,學識總算得到認可,在當世小有名氣,是東漢末年,繼“八俊”之後的青年才俊,最有才華的一個。
“羲伯,你有何話,就快點兒說,別耽誤我殺常林!”
“潘將軍的名聲已經夠臭了,殺掉伯槐後,你的名聲將會更臭,在下勸你還是不要衝動為妙。”
“既然已經夠臭了,再臭一點也無妨的,我潘鳳從來都不是一個怕臭的人。”
“若殺了我們,必為天下文人所不恥,潘將軍是個做大事的人,不會不明白這道理吧?”
這回說話的,是荀緯,字公高。
“做大事就必定要恩威並施,難道公高兄不知道,殺人是可以立威的嗎?”
潘鳳對沮授這一回發言,非常的滿意,因為他一說完,常林這四塊石頭,全部都是一愣,很明顯,他們是不想死的,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呢?
於是潘鳳又火上澆油了,“不錯!殺了你們幾個名士,正好可以震懾河內及幷州的文人,他們想活命的話,就會自己老實的,拉出去,殺!”
潘鳳命令一下,十幾名侍衛就衝了進來,押著滿臉蒙圈的常林幾人,就要往外走。
“潘將軍,在下有一言,想單獨與他們幾人談談,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你最好快點兒。”潘鳳擺了擺手,領著沮授出了府。
幾個人配合得天衣無縫,這是一早就商量好的,來到之後,千萬不能慣著他們,潘鳳必須要有雄主之風,說話做事必須是霹靂手段,然後沮授再添一把火,到最後吳明再留下來曉之以理,就不信征服不了幾塊臭石頭。
“主公,你覺得吳明能說服他們嗎?”二人出來後,沮授往院內探著頭,問潘鳳。
“要相信吳明的能力,他本身就是名士出身,最瞭解常林他們的心理,咱們只管拭目以待就行了。”
潘鳳對吳明很有信心,若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吳明就不叫吳明瞭。
經過吳明勸說,常林幾人還是服軟了,畢竟這半個月來,已經把他們關得意志消沉了,看到潘鳳說到那些話,不過是維護最後的尊嚴。
讓常林做河內曹掾,其他幾人皆為幕僚,秩比三百石。
潘鳳早看透了,這幾人造反不完全是瞧不起他,很多時候是懷才不遇的,他們一直想出仕,只不過之前王匡在的時候,一直沒用幾人,這一回潘鳳讓他們如償所願,不但能穩定河內士族的心,更立了威,可謂是恩威並施。
幾塊臭石頭,拿著潘鳳寫的信,坐著馬車,屁顛屁顛的回河內去了。
這些文人雅士的心理,潘鳳摸得透透的。
袁紹到底還是來信了,主要內容是罵潘鳳,次要內容是為顏良文丑報仇雪恨。
“汝一莽夫,一無家世,二無才學,妄想爭奪天下,簡直蚍蜉撼樹,吾四世三公,名門望族,門生故吏滿天下,今為顏良文丑報仇雪恨,振臂一呼,傾刻間讓爾變成齏粉!”
潘鳳看過袁紹的信後,禁不住就笑了,動不動就把四世三公掛嘴上的人,自己註定成不了事的,你看看後世,那些遇事就拼爹拼爺的人,哪個不是坑貨?
他的言語貌似很正派的,但他的憤怒是無用的,報仇是無望的,現在潘鳳身邊的猛將,貌似比袁紹多,袁紹這個四世三公的傢伙,雖然門生故吏多,但走到現在,舍他而去者大有人在,因為很多人都發現他並非明主。
比如說荀彧投奔了曹操,程昱也投奔了曹操,郭嘉也投奔了曹操,還有戲志才等人,這些人之前全是服務袁氏的,只可惜袁紹一手好牌,也是打得稀爛。